□中共泰安市委党校 孟凡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教是家庭中由家庭成员实施的教育行为,是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影响的一种社会活动。家风,一般指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教家风,有利于在家庭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指导形成有利于和谐家庭建设与我国传统家庭美德弘扬的良好氛围,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教家风建设,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同公民的家庭教育联结起来,从而为培育正确的公民价值观奠定道德基础。公民在家庭生活中由于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教育,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外化为个人的实际行动,相应地在家庭生活中自觉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从而有利于良好家教家风的养成,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家教家风伴随公民一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础工程,是精神成长和性格形成的重要源泉,决定着个人的基本道德水平,影响着个人的处世态度、价值观的构建以及未来的学习生活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教家风建设,这样就能使公民在家教家风建设中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避免受错误的观念影响,帮助公民在认知上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公民在家庭生活中自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行动,形成家庭成员和谐相处的良好家风。
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一直以来,中国教育模式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传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教家风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的家教家风,可以使优良家教家风得以延续、传播和发展。家教家风引领社会风气。首先,体现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无数个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模范故事以及无数个“美丽家庭”家教家风故事使得家教家风的内容不再空洞无味,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不再是形式主义,转而带给人们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样便将抽象的文字内容转换成了具体的生活案例,让人们从内心深处重视良好的家教家风建设,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其次,家庭的幸福程度、社会风气的发展甚至国家的和谐安康都与家教家风有着密切联系。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积极推动公民更加自觉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才能变得纯正,社会风气才能变得淳朴,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再次,以好的家教家风来推动好的社会风气,体现在党和国家抓住关键人群,尤其是抓住党员干部的家风家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格外重视家庭教育,严格把控家教家风关,绝不给后代任何特权,在潜移默化中传授了良好的家教家风。周恩来同志对亲属的要求十分严格,亲自制定了十条家规,规定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看看;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当时树立起来的优良家教家风,为新时代良好社会风气的树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利于国家繁荣发展
当前在培育公民良好的家教家风方面,国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采取了多种形式,包括理论灌输、情景引导、媒体宣传、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运用公益广告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等,对推进国家发展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求全体公民必须自觉弘扬和践行。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家教家风是连接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纽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教家风建设,才能形成有利于国家稳定发展需要的和谐家风。其次,国家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教家风建设,有助于解决当前道德领域,尤其是家教家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子女不赡养老人、父母不抚养子女、夫妻不和睦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营造良好的家教家风,从而演变成家庭对家庭成员的熏陶,有利于国家繁荣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教家风建设,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家庭是人成长的起点,学校是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社区、农村等是个人成长的外在环境,国家是个人家庭价值观念与行为统一的保障,媒体则代表社会的价值风尚。通过建立家庭、社会、国家“三位一体”、多元互动的教育平台,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有力地推动良好家教家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