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25日讯(记者 李皓若)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国动办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高传波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以下简称《国防动员法》)内容特点和全市国防动员工作开展情况。
《国防动员法》共14章72条。《国防动员法》建立健全基本制度,除“总则”“法律责任”“附则”外,主体各章规范了国防动员领域最基本、管长远的制度,这些制度与已出台的有关国防动员法律法规相衔接,有效规范了国防动员各领域活动,保证了国防动员工作顺利实施。
我国国防动员建设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统一领导、全民参与、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统筹兼顾、有序高效”的原则,“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体系。《国防动员法》科学总结实践经验,把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成熟的经验做法上升到法律层面加以确认,体现了法律的科学性、可行性。
国防动员植根于经济社会的沃土,关联党政军群,涉及各行各业。《国防动员法》注重突出重点内容,把增强国防动员潜力、提高国防动员能力作为重点,体现到各章节之中,特别是对国防动员准备和实施的重要方面、重点环节进行了规范,体现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立足现实、着眼发展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国防动员法》规定了公民和组织在国防动员中的责任和义务,又注重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基本权益。如第十章“民用资源征用与补偿”,既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都有接受民用资源征用的义务,又规定免于征用的范围及补偿办法,体现了维护国家安全需求和保障群众利益的有机统一。
自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市国动委坚强领导下,市国动办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建设规划、督导落实职责,转职能、抓规范、聚合力,扎实开展国防动员准备,初步实现由单一从事人防工作向组织实施国防动员建设、由具体业务部门向综合协调部门、由为民服务为主向为军向战服务为主的“三个转变”。
我市把做好国防动员准备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今年以来,开展辖区内潜力调查12次;抓好军事设施保护,开展军事设施保护问题专项排查整治;加强训练演练,开展市县机动指挥所跨区域联合拉练,即将组织“国泰民安—2024”国防动员综合要素演练,提升打赢能力;加强人防工程建设,我市人防工程总量不断增加,中心城区人均人防工程面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我市加强项目谋划,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今年以来,争取省级人防建设专项资金;省国动办确定我市开展4项省级试点任务;在全省国动办系统会议作典型发言4次;全省国防动员业务培训暨现场观摩会、国防动员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我市召开;分4批谋划了16个项目、建立项目库,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性资金。
为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质效,我市充分发挥国防动员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优化国防动员领域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市国动办联合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工业用地项目人防工程建设审批事项的通知》,通过细化工业类项目人防审批范围、畅通易地建设绿色通道、容缺开展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登记等方式,大幅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实施柔性执法,针对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对于能够按照规定时限补建防空地下室或缴纳易地建设费的项目,审慎采取强制措施,在规定的时限内,允许企业补办和完善相关手续,为相关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总计2000余万元,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停车难是当前群众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市国动办结合人防工程新建地下停车位5000余个,截至目前,全市人防工程共提供地下停车位62000余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人防工程冬暖夏凉,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今年,市国动办开辟泰山国际会展中心人防工程等7处、总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的人防避暑纳凉点,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
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培养全民爱国主义精神,既是国防动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方面。在国防动员宣传教育方面,今年以来,市国动办打造“强国防动员、保国泰民安”宣教品牌,谋划建设国防动员宣教馆,打造集国防动员科普教育、实景体验、寓教于乐于一体的“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主阵地;录制完成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一堂课,线上线下讲好国防动员故事;在天外村石峡公园建设国防动员宣教阵地,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打造“勇做泰山‘挑山工’”和“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两条国防动员红色旅游路线;结合“全民国防教育月”“防空警报试鸣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系列国防动员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
全市国防动员系统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力抓好国防动员能力建设和重点任务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