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肿瘤防治院呼吸一科 常明
结核病的发病与否与营养水平密切相关。结核病患者普遍伴有营养不良的情况,不利于病情的治疗,膳食营养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重要措施。同时,由于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病的进展会进一步加重患者营养不良。因此,在结核病治疗的过程中,营养治疗是基础,也是结核病自然病程中必不可少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结核病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合理的营养供给不仅是一种支持手段,也是影响疾病进程和预后的重要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增强免疫力、优化肠道微生态,有效提高结核病的治疗效果,但不规范和不充分的营养治疗也是导致结核病治疗失败的因素之一。
在结核病患者的饮食方面,首先,要保证足够的热量供应。结核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热能消耗大,所以每天总热量的供应需高于正常人,以能维持患者正常体重为原则,谷物、大米饭等食物热量供应快;蛋白质的供给量可提高到占总热量的20%,蛋白质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且具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如人体内发挥免疫功能的抗体、白细胞和淋巴组织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优质高蛋白饮食有利于结核病灶的修复,蛋白质的摄入按每天每千克体重1.2克至2克计算,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50%以上,优质蛋白质来源于乳类、蛋类、鱼类、肉类和豆制品等;其次,结核病患者的饮食应做到合理均衡、食物多样化,不挑食、不偏食、顿顿吃主食,注意粗粮和细粮搭配,适量食用肉、蛋、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此外,还要多吃蔬菜、水果,保证摄入充足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每天吃一些豆制品和坚果,补充有益营养;保证足够的饮水,每天饮水1500毫升以上,建议少量多次饮用,少吃烟熏、腌制等食物,同时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如火锅、麻辣烫等,戒烟、戒酒。结核病一般都会让人没食欲、吃不下东西,临床上称为厌食、纳差,人会变得日渐消瘦,患者可以通过增加进食次数,分别在上午、下午和晚上加2至3餐,进食量以不影响下顿正餐的食欲为宜。
以上为增强体质、预防结核病及一般结核病患者较普遍的饮食需求,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肝病等并发症的患者,还需要在专业饮食指导下积极预防结核病、防止结核病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