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9日讯(记者 董文一)国庆节期间,由市女企业家创新协会领办的东平县“爱心妈妈·翙翙助航——行阅泰汶”研学活动顺利举办,“爱心妈妈”代表和东平县东平街道、彭集街道、沙河站镇的留守困境儿童,共计50余人参加活动。
孩子们走进泰山黄精文化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了黄精的生长环境、药食两用价值等内容,得知黄精三年成菜、四年成药、七年成宝,对泰山黄精的神奇功效和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随后,孩子们走进黄精智能化工厂,领略了现代化生产工艺的魅力,目睹了双手被科技解放的过程。孩子们深刻认识到,唯有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才能从容适应未来的智能化世界。
在金兰休闲观光牧场,市女企业家创新协会的“爱心妈妈”法文静、宋铭然和袁君热情地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孩子们怀揣激动的心情,开启了一场充满奇妙趣味的牧场探索之旅。
走进牛奶生产车间,孩子们观看了挤奶和各种奶制品加工,被机械臂、无人生产流水线深深吸引。牛奶课堂上,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解,认真学习牛奶的营养知识、牛奶的生产过程和我国乳业的发展历史,惊叹于牛奶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加工过程的高度严谨。
“爱心妈妈”贴心地为孩子们准备了午餐,叮嘱他们要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们吃着可口的饭菜,喝着新鲜的牛奶,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在“爱心妈妈”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还动手制作了奶酪棒,感受劳动实践带来的乐趣。
在萌宠互动环节,孩子们与可爱的小动物亲密互动,给小动物喂食,温柔地抚摸它们,度过了一段充满童趣的美好时光。这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动物的可爱之处,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展馆,讲解员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实物、图片,向孩子们展现了我国56个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详细介绍了大汶口文化、泰山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孩子们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团结的力量,极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一天的行程紧密而有趣,此次研学活动为留守困境儿童打开了一扇文化之窗,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市妇联将持续推进市女企业家创新协会领办的结对关爱项目,广泛开展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市“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