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8日讯(通讯员 刘春进 董方舟)近日,岱岳区道朗镇朱家庄村依托“为民协商”机制,硬化了部分易被冲毁的生产道路,为该村林果产业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朱家庄村是一个以林果种植为主的村落,板栗、山楂、核桃等林果产品产量高、品质好,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由于地处山区,每逢雨季,山上的生产道路常会被雨水冲毁,给村民秋收带来不便。
为保障村民通行安全和顺利秋收,该村“两委”决定对部分易冲坏、行车难的生产道路进行硬化,并提交“为民协商”议事会研究讨论。在前期调研中,该村“两委”成员现场察看了道路破损状况,并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维修初步方案。
8月中旬,朱家庄村组织召开了“为民协商”议事会议,邀请政协委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人员参加。会上,大家积极建言献策,经过热烈讨论,最终达成共识:由于村内资金不足,决定分年、分批次进行道路硬化,此次主要硬化易冲坏、行车难的路段,并由党员带头,自发组织群众及山林承包户进行捐款。
据统计,此次捐款活动共筹集资金1.86万元。根据信用指标,该村为捐款村民进行了信用积分。此外,在该村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志愿者积极参与施工,为工程建设节省了一部分人工费用。最终,历时5天,工程全部竣工。此次硬化生产道路总花费1.84万元,剩余200元用于维修水沟。
硬化后的生产道路顺利投入使用,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现在,村民可以方便快捷地驾驶三轮车进行林果运输,田地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群众利益无小事,朱家庄村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利用好“为民协商”机制,让群众参与到基层乡村治理工作中,共同建设和谐、美丽、幸福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