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宇
近年来,接山镇聚焦党员教育发展需要,持续优化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的新思路,着力解决党员教育内容单一、教育资源短缺、教育方法欠缺等问题,在“细、新、实”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在“细”上扫死角,坚持细致精微,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落实党员教育。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要从细处入手,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不能因为怕麻烦、图省事搞“一刀切”“一锅煮”。细微之处见真功、末节之处出实招,尤其是基层党建工作更为烦琐,更要“胆大心细”。接山镇针对党员在外务工、老龄化等实际情况,一手抓“流动党员”,常态化开展“回头看”,时刻掌握在外党员动态,了解其生活需求和存在问题,建立党员台账,实现底数清、情况明,为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管理奠定基础;另一手抓“在家党员”,始终把细、把牢在家老龄党员教育工作,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借助送学上门、入户慰问等活动,注意其思想动态、心理波动及身体健康。
在“新”上做文章,坚持继往开来,以敢于创新的魄力落实党员教育。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家长式”“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方法已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环境,党员教育工作是长期性工作,要善于把握教育本质,找寻其规律,在继承中总结提升,在探索中推陈出新,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手段提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接山镇针对党员差异化、本地资源多样化,深挖当地红色资源,打造适应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培训的平台、阵地和载体,创建“革命山村、星火课堂”党校品牌,开设“红色山神庙”等特色课程,进一步强化党员教育,确保党员开心学、认真悟,让党的先进理论、红色历史深入人心,起到凝心铸魂的作用。
在“实”上建新功,坚持实处着力,以知行合一的方法落实党员教育。学习教育是否成功、是否深刻,要看成果转化流不流畅、有没有效。“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教育不能“纸上谈兵”,要“拳拳见肉”,只有深入基层、融入群众,才能知百姓“急难愁盼”,才能运用学习成果向群众服务。接山镇注重党员教育“学用结合”,坚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系列活动,践行一线实干担当,把民意测评作为党员教育结业考试、把为民服务作为党员教育考核标准,用心、用情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以实践擦亮党员“先锋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