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泰山区委党校 张晓丽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家风的传承和培育,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高度重视家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家风家训的传承和升华,在当代家风建设实践中能起到价值引领和实践指向作用;家风家教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缩影和具体表现,两者之间具有高度契合性。传承优良家风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层面上“深入”、具体行动上“浅出”,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培育新时代优良家风,需要结合新的社会要求与时代特点,积极构建和完善相关制度机制。
◆积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当代家风思想教育体系
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当代家风思想教育体系,需要宏观和微观的统筹考量。要健全领导统筹机制,在家风思想教育体系中,领导者具有身正示范、思想引领的作用,领导机制要善于统筹协调、明确目标,从理论到实践,引导人们开展当代家风建设。要健全队伍建设机制,不断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要求,建立一批思想上敢于突破、行动上敢于实践,有担当有作为的思想教育队伍。要健全长效保障机制,既要从国家、社会的远景目标以及家庭的远期愿景考虑制定长期计划,又要制定各个阶段的短期计划,脚踏实地,科学落实,积极推进当代家风建设。
◆积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当代家风榜样示范体系
榜样示范是任何时期家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家风榜样示范体系的构建,需要专业人员根据不同建设阶段的不同要求,展现不同的风格和内容。我们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根据学科规律和群众的喜好,以大众的语言和方式将示范内容具体化,可以通过推荐和挖掘日常生活中良好家风的榜样,来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良家风之间的桥梁,潜移默化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内心的追求,并在生活中具体践行。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个体和家庭开展相应的思想工作,做好地区调研和家庭调研,了解家庭主体的现状、心理素质和能力水平,进行针对性帮扶,推动优良家风的高效建设。我们要注重言传身教、身正示范,这就意味着父母要善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庭道德的基础上提炼并形成适合自家发展的家风家规,并注重用其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积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当代家风教育评价体系
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当代家风教育评价体系,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加大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和评价指标。宏观层面要加强制度评价建设,从宏观的角度把握评价的方向、内容以及方法。高层的评价能够成为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更容易被学习、掌握,也更具权威性。对于宏观层面的评价体系,各层级政府需要依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适当把握具有地方特色的评价内容、方式等。各级地方政府需要相互推进、相互监督、狠抓落实,并在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和引导,将评价体系渗透各层级建设主体。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也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作用,营造良好的家风建设氛围,要把具体的指标纳入自己的组织当中,以便给予优秀的成员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促进个人积极践行当代家风建设。
◆积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当代家风建设传播体系
要想做到以优良家风带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必须在宣传上下功夫,在全社会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优良家风建设氛围,要统筹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资源进行多渠道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网站、微信、微博、广告牌等载体,开设家规家训相关专题专栏,对挖掘评选出的好家风好家训进行集中宣传展示,引导广大群众评家风、议家规、晒家训;要丰富载体平台,开展多维度展示,结合党风廉政文化建设,将家风文化融入城市旅游、休闲中心、校园文化、廉政教育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主题广场、主题展馆、文化长廊等,将优秀家风通过图片、文字、视频、雕像等形式展现出来,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从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在工作和生活中处理好与家人之间的关系,对子女要加强教育,做到公私分明、严于律己,以廉洁家风塑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