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泰安市委党校 尚丽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必须长期坚持,认真贯彻落实。
●“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
“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彰显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显著优势,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对于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中国之所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就是因为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实施改革开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追求。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正是因为我们坚守改革为了人民的信条,改革才汇集了众智民意、凝聚信心共识。
坚持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正是因为我们始终注意保持改革定力,改革才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正是因为我们敢于创新,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历史性成就。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们围绕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我们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滚滚向前。
坚持系统观念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顺利推进改革事业发展。正因为我们灵活运用正确的改革方法,才能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势如破竹、一路前行。
●“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闯关夺隘、纵深推进,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涉及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力量、价值取向、主轴主线、科学方法等,逻辑严密、科学系统,是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经验的升华和提炼。“六个坚持”重大原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改革规律的认识,既是“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深刻总结,更是“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行动指南,为我们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引。
●新征程上必须贯彻运用好“六个坚持”重大原则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向未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运用好“六个坚持”重大原则。
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我们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以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要把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增强治国理政本领。
在守正基础上不断推进各方面创新。我们要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向什么目标前进等根本性问题上有着绝对不能动摇的战略清醒和政治定力,确保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要顺应时代大势、实践要求、人民期待,用创新思路获取攻坚克难的良方,以创新举措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以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我们要做到破立并举、先立后破,适时完善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制度规则,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强化制度执行力,通过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使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提升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着力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及时调整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我们要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提领,加强改革举措协同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增强整体效能;要以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为关键抓手,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对一些利益关系复杂、协调难度大的改革,建立强有力的协调推进机制。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好运用好“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不断以改革开放新作为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