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发布今年秋收秋种关键技术指导意见
增设监控抓拍设施 合理疏导拥堵
我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和降温预报
菜及食用菌价格上涨明显
甜“猕”果实初丰收 特色产业结硕果
幸福食堂在“立”与“破”中探寻“幸福路”
公 告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食堂在“立”与“破”中探寻“幸福路”

 

(上接01版)但他认为这笔钱花得很值。“村驻地有企业,可以为村里幸福食堂提供经济支撑。老年人生活方便了,年轻人在外上班就安心了,而且幸福食堂的开办也给我们发展产业提供了动力,村里一直想方设法增加集体收入,就是想为老年人晚年生活提供保障。”王红军说。

多点发力

丰富养老服务业务

幸福食堂的运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资金是影响其能否长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不少运营者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出一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让幸福食堂实现从“输血”保本经营到“造血”盈利的转化。

“李奶奶有糖尿病,配餐时要多放些低糖的饭菜。”“李奶奶的老伴王爷爷喜欢吃面条,记得给他做好搭配。”临近中午,在广生泉社区幸福食堂工作群内,工作人员再次提醒配餐人员老人的吃饭要求。日复一日细致、周到的服务,赢得了老人的交口称赞。

“自从社区有了幸福食堂,这一年多时间,我和老伴一日三餐都在这里订餐,由工作人员给我们配送到家,别提多方便了。”广生泉社区居民李奶奶说,自己有糖尿病,老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病人有很多忌口,之前她跟老伴做饭特别麻烦,为此儿女还请了保姆。“现在幸福食堂能送餐到家,菜品也符合我们的健康需求。”李奶奶满意地说。

2023年,广生泉社区开办幸福食堂,由上海九如城集团负责运营。幸福食堂凭借丰富多样的菜品、营养均衡的搭配,吸引了社区众多老年人前来就餐。“我们每天提供三餐,其中午餐就餐人数最多,大概每天在40人至60人。为让老年人能吃饱还能吃好,我们精心设计菜单,既有红烧肉、糖醋排骨等传统家常菜,也有适合老年人的清淡菜品和营养汤羹。针对三高人群,我们特别制作了低脂、低糖餐,疾病康复期的老年人还可以定制康复餐食。而送餐服务,则让更多不方便出行的老年人享受到幸福餐食。”九如城泰安公司总经理赵莹说。

如何在缺钱、缺人的困境下最大限度改善幸福食堂运营状态?赵莹表示,幸福食堂运营伊始就按照社区食堂的思路开办,将助餐服务向社区居民全面开放,有特殊需求的居民还能脱离菜单向主厨点菜,从而扩大了服务半径。此外,助餐服务让更多老年人了解到九如城广生泉康养中心的机构养老、居家上门陪诊、陪护、助浴、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等一系列惠老服务,无形中为其他助老服务吸引了客户群体。“九如城广生泉康养中心的多样化服务大大缓解了幸福食堂单一运营的压力,从而更有条件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多样化需求的助餐服务。”赵莹说。

面向社区开放

老年幸福食堂变身社区幸福食堂

临近中午,一阵阵饭菜香从华新社区都市森林幸福食堂里飘了出来。这里不仅有老年人,还随处可见孩子和年轻人的身影。

居民彭先生说,自己孙子喜欢来幸福食堂吃饭,卤鸡腿是他每天的必点菜。“今天家里来小客人了,孙子早早就让我带着他们来食堂。这里味道好,菜品干净实惠,热闹的氛围也备受孩子喜欢”。彭先生告诉记者。

为解决小区居民吃饭不方便的问题,恒基置业和都市森林仁和物业共同开办面向全体居民开放的幸福食堂。自8月4日幸福食堂试运营以来,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欢迎,每天12时30分左右,菜品就会被“抢购一空”。“我们每天都会准备荤素搭配的各类菜品,还有花卷、大包子等6种面食,以及甜沫、小米粥、豆浆等粥汤,每份的价格从4元到12元不等,每天食堂客流量大概在300人左右。”在都市森林幸福食堂负责人邱晓伟看来,成熟的社区幸福食堂并不只是为老年人服务,而是解决社区居民的就餐难题,覆盖数量庞大且不方便开火的青年独居群体、有孩子没时间做饭的双职工家庭乃至对稳定三餐有需求的群体。

邱晓伟说,幸福食堂成立之初主要为满足小区居民需求,让利于居民,但长期目标还是让幸福食堂持续运营下去。目前,幸福食堂处于试营业阶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计划开设小炒定制,上门配送等一系列服务,满足更多居民需求,增加幸福食堂的收入来源。

因地制宜

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幸福食堂建设作为民生实事、民心工程,旨在解决老年人“做饭愁、吃饭难”问题。幸福食堂由点到面、逐渐铺开是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

为有效解决老年人最现实、最迫切的“一餐热饭”难题,多年来,泰山区鼓励社区因地制宜提供老年助餐服务。那助餐服务最紧缺的资金从哪里来?又该如何让幸福食堂长久运营下去?

“目前,泰山区提供的助餐补贴是全市乃至全省最高的标准。我们希望各社区在开展助餐服务的同时,在形式上不要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样的服务。比如有些社区通过合作一些连锁化的大企业进行规模化运作,在各小区不单独设立厨房,而是利用配餐点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扩大幸福食堂覆盖面。”泰山区民政局党组成员、一级主任科员赵兴明补充,也有的社区做出了将老年人幸福食堂扩展到社区幸福食堂的探索,这些都是不错的经验做法。“总的来看,我们会营造层次更加多元、菜品更加多样、惠及人群更加广泛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赵兴明说。

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出台扶持政策,对运作规范的幸福食堂给予一定运营补助,整合市、县资金,对辖区特困供养、城乡低保老年人给予就餐补助,为我市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结合实际,我市坚持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和适度新建相结合,实施社区新建型、功能拓展型、社会合作型3种建设模式,将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纳入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促进服务便利可及。

“目前,我们综合考虑老年人口规模、助餐服务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鼓励各县(市、区)完善老年食堂、老年餐桌、老年助餐点等老年助餐服务设施配置,充分整合利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进一步提高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盲目扩张建设,而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想方设法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市民政局养老科相关负责人说,幸福食堂要想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首先要保证自身正常运转。“我们计划引入专业化的企业和组织开展连锁、规模化运营,积极推广集中供餐模式,降低运营成本,提升食堂活力。我们将不断完善用餐补助机制,坚持多元化共担,逐步形成‘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方接力式用餐补助机制,实现政府、社区、市场的有效融合,全力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持续发展,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由老年人‘小幸福’,发展为社会‘大幸福’。”该负责人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