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发布今年秋收秋种关键技术指导意见
增设监控抓拍设施 合理疏导拥堵
我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和降温预报
菜及食用菌价格上涨明显
甜“猕”果实初丰收 特色产业结硕果
幸福食堂在“立”与“破”中探寻“幸福路”
公 告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4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发布今年秋收秋种关键技术指导意见

 

本报9月19日讯(记者 郑凯)当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备耕备播的关键时期。近日,市农业农村局印发《2024年全市秋收秋种关键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导我市各地切实抓好秋收秋种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

《意见》指出,玉米适期晚收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延长玉米灌浆时间,增加粒重,提高单产,是深挖玉米单产潜力、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的一项重大节本增效技术。我市各地要结合实际,科学确定玉米最佳收获期;组织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大力宣传适期晚收增产作用;引导农民在玉米籽粒变硬,基部和穗轴交界处出现黑层,籽粒乳线消失,果穗苞叶黄白并松散,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时收获。同时,《意见》指出,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收获机械过早下地,避免一户早收,四邻心慌。

除推行好玉米适期晚收技术外,《意见》还指出,要通过科学选择优良品种、全面提高整地质量、扎实推行平衡施肥、切实提高播种质量、适时开展化学除草等措施,为夏粮生产打好基础。

优质的种子是丰收的基础。在秋种品种选择上,各地要按照“品种类型与生态区域相匹配,地力水平与品种产量相匹配,早中晚熟品种与适宜播期相匹配,水浇条件与品种抗旱性能相匹配,高产与优质相配套”的原则,结合当地品种对比试验示范结果,引导农户科学选择优良品种。适宜我市种植的品种有济麦22、太麦198、岱麦366、岱麦728、山农28、山农43、山农51、鑫瑞麦29、泰科麦33等,旱地适宜种植品种有临麦9号、济麦60、山农40、山农27号等。适宜地区可通过订单生产,优化调整品种结构,发展强筋、营养特色等优质专用小麦,增加种植效益。

整地质量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市各地将通过秸秆还田、深翻整地、耙耢镇压等措施,提高整地质量。与此同时,各地要结合整地施足基肥,努力提高小麦单产水平,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

在播种方面,我市各地要坚持适期、适墒、适量、适深播种,同时通过播后镇压、精量条播等措施,努力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夯实丰产基础。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