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泰安日报 4下一版
幸福食堂在“立”与“破”中探寻“幸福路”
李兰祥到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为师生讲授思政课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运行形势
民族团结灯光秀点亮城市夜空
泰山区上榜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我市出台25条扶持措施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4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食堂在“立”与“破”中探寻“幸福路”

■老人在幸福食堂有序选餐。记者 隋翔 摄
 

□记者 杨文洁 实习记者 张智凯

政府补贴、企业让利、老人受益,建设幸福食堂是我市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相继建设了300余处幸福食堂,尽可能满足了广大老年人“一餐热饭”的需求,为老年人的晚年幸福“加码”。社会效益有了,如何让经济效益跟上来?在发展推进过程中,政府、社区、企业承担的压力和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非知之难,行之惟难”。我市在幸福食堂“立”足为老服务的基础上,寻求突“破”,采取了委托专业企业经营、社区经营、外包给餐饮企业等多种运营模式,探寻出了一条更为宽阔的“幸福路”。——题记

锅碗瓢盆碰撞,热气升腾。上午11时10分,泰山区岱庙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食堂迎来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一盆盆色香味俱全的饭菜陆续摆到玻璃橱窗内。

为做好基本养老服务,我市聚焦小切口改善大民生,自2021年以来,将社区老年幸福食堂建设列为重要民生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老年食堂300余处,惠及全市近10万名老年人。

在发展过程中,不少幸福食堂在管理、资金等方面遇到了难题,为此,政府、社区、运营者不断探索新路子。

政府补贴+市场化运营

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题

干锅菜花肉6元一份,酱香鸭6元一份,三鲜鸡蛋8元一份……在岱庙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食堂内,各个菜品的名称和价格清晰明了地张贴在显著位置。

“今天来得早啊?”“早点好,菜全,选择也多。”两位老大爷熟稔地打着招呼,脚下步子却不停歇,顺着人流排起了队。“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按照老人的需求,干净利落地打着饭菜。

岱庙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由泰安市椿萱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于2023年投资运营。其中,中心一楼为幸福食堂,每天中午都有附近社区五六十名70岁以上老人前来用餐。“对70岁以上老人,泰山区每位每餐补贴4元,岱庙街道补贴2元,这就意味着老人自己花4元就能吃到一荤两素、干净又实惠的午饭。”岱庙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赵雁美说。为了照顾腿脚不便或需要特殊照顾的老人,今年开始,幸福食堂面向社区7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午餐配送服务,由幸福食堂使用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配餐车,为灌庄、迎春、洼子社区等配餐点的100多名老人送餐,社区工作人员集中为老人发放。

“我腿脚不好,家里就我一个人。现在每天中午饭菜都能送到手里,别提多高兴了。”岱庙街道灌庄社区88岁的宋大爷拿着热乎饭菜,一个劲地感叹。

幸福食堂能否正常运营,老年人的口碑是关键。“我们在保证饭菜品质的基础上,将每份饭菜维持在较低的就餐标准。”赵雁美坦言,幸福食堂运行一年来,除去向企业租赁的房屋费用、人工成本及前期投资,经营压力还是较大的。

在王林坡村,每每提到幸福食堂,村民总是一脸的骄傲和自豪。“在幸福食堂里吃饭,荤素搭配,省事又有营养。到了特殊节气还有特色餐食,比在家里吃得还讲究呢。”吃着手里的大包子,84岁的时西芹笑弯了眉眼,对幸福食堂的饭菜赞不绝口。

从2021年起,王林坡村幸福食堂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和二级及以上重残人员、低保人员、特困人员提供免费午餐。如今,每天到王林坡村幸福食堂就餐的老人有300多人,食堂运行成本每年在40万元左右。“现在泰山区每年财政补贴在十七八万元,除了政府补贴,村里每年自行承担20多万元。”邱家店镇党委副书记(挂职),王林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红军介绍。

虽然村里每年为幸福食堂补贴资金较多,

下转02版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