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天涯共此时 半是美景半是希冀
“超级月亮”为中秋节添彩
中秋节如何健康吃月饼?
聊聊月饼进化史
这些中秋节小知识 你了解多少?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9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聊聊月饼进化史

 

又是一年中秋至。古往今来,月饼作为合家团圆的象征,是中秋节必食之品。那么,中秋节为何要吃月饼呢?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秋节吃月饼最早可追溯到周代,源于民族拜月的仪式。相传中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习俗。人们以月饼、各色水果等奉献给月神,月神“享用”祭品之后,人们再分切月饼,按照长幼顺序分食,据说可以得到神主的赐福与庇佑。只是,这时的月饼还不叫月饼。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朝时,月饼初见记载。宋代时,有关月饼的记载开始多起来。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此外,月饼名称的首次记载也是在宋代,但这时月饼仍未普及。到了明代,月饼才真正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并在民间逐渐流传。在明代的各类书籍中,开始出现大量有关中秋节吃月饼的描述。清代时,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不仅制作精美,品种也不断增加,供月月饼随处都可见到。

随着时代的发展,月饼的品种和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中秋节吃月饼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