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2日讯(记者 杨文洁)近日,泰安市手拉手公益项目“微爱助学”志愿者来到岱岳区范镇唐北小学,为学校部分困境家庭学生送去帮扶款。活动现场,学校、教师代表与泰安市手拉手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志愿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充满爱心的时刻。
作为开展帮扶工作近10年的公益组织,自2015年泰安市手拉手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注册以来,负责人刘勇带领爱心人士从最初帮扶几个生活困难的孩子,到如今已发展为汇集扶贫、济困、助学、扶老、助残等多项公益项目的民间志愿服务组织。截至目前,泰安市手拉手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累计帮扶孤困儿童5500余人次,组织各种公益活动800余场,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共5600人参与公益志愿者活动。
近年来,市民政局聚焦孤困儿童实际需求,打造“筑梦阳光·护未泰安”儿童关爱服务品牌,通过与社会组织联合开展活动、政府购买服务、搭建服务平台等形式,积极培育、扶持儿童类社会组织,引导其广泛参与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开拓儿童福利保障和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局面。
儿童类社会组织是孤困儿童帮扶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儿童类社会组织98家,入驻市、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16家,涉及关爱帮扶、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扶持儿童类社会组织,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设立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经费100万元,列入市公益金财政预算,用于购买儿童类社会组织服务,连续三年实现县级民政部门购买服务全覆盖。同时,市民政局联合市慈善总会,利用慈善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开展“善行泰安”儿童关爱系列项目、暑期儿童赋能行动等。市民政局联合市心理协会开展心理健康关爱服务能力培训班,截至目前,共培训60余名志愿者、儿童工作者等,并指导东平县建立了全市第一支心理健康关爱志愿服务队,有效提高全市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水平。
2023年,市民政局开展儿童福利领域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全方位展示全市儿童福利领域工作进展和成效,引导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儿童福利保障和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活动共评选出郭瑞洪等10名最美儿童关爱服务志愿者、微爱助学项目等10个最佳儿童关爱服务项目、泰安市泰山小荷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等10个最佳儿童关爱服务社会组织。
建立“乐享心知”心理健康专线电话;根据初筛结果,制定乡村困境青少年心理健康方案;邀请专业督导团队进行项目跟进督导和评估……“护佑成长——乐享心知”困境儿童心理关爱项目由泰安市泰山小荷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发起,旨在关注乡村困境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该项目创新采用“1+1+3”(1条热线+1份档案+3套方案)模式,为乡村困境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建立长效持续服务平台,防微杜渐、及时跟进,促进乡村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成长。该项目经过1年的执行,受益青少年达520人次,受益家庭50个。
“我们希望通过‘护佑成长——乐享心知’困境儿童心理关爱项目,让更多困境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从而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泰安市泰山小荷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和西梅说。
2023年,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设立“护佑成长”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为沿黄河流域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监护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家庭关系调适和调查评估、监护干预等个性化服务。泰安市泰山小荷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乐享心知”困境儿童心理关爱项目、东平县社会工作协会“阳光少年”关爱困境青少年项目、东平信息港公益协会“护佑成长、东原同行”黄河滩区困境儿童关爱项目入选,共获取项目资金9万元用于项目开展,有效带动我市困境儿童帮扶工作开展。
围绕“筑梦阳光·护未泰安”儿童关爱服务品牌,市民政局利用春节、儿童节、寒假、暑假等时间节点,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实施“情暖新春、共护未来”“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暑期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齐心鲁力、共护未来”等关爱活动,累计开展政策宣传、生活保障、心理疏导、安全培训、助医助学等各类活动1200余场,惠及超1.03万名儿童及家长,为孤困儿童提供常态化、多样化、专业化的关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