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2日讯(通讯员 李俊)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重要举措。东平县彭集街道高度重视,近期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进行宣贯学习,有效提升重大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彭集街道把日常工作与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有机结合,将本行业领域涉及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传达至相关企业单位,全力把标准宣贯活动谋划好、组织好、落实好。
彭集街道推动企业落实“五个必学”,指导和督促企业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纳入“开工第一课”必学内容,纳入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必学内容,纳入晨会必学内容,纳入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必学内容,纳入“安全生产月”必学内容,持续提高重大事故隐患有效判定、精准辨识和全面排查能力。同时,街道指导和督促企业对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研究制定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重点排查事项清单,明确排查的重点区域、场所、装置、岗位等,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并逐一明确排查责任人员,积极开展自查自纠,确保重大事故隐患早发现、早治理。
彭集街道坚持“凡监管必宣讲”“凡执法必宣讲”,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与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度结合,把监管执法变成普法过程,引导企业主动对标贯彻实施。在开展日常检查、监管执法、驻点监督等工作时,街道工作人员通过对企业一线从业人员进行现场询问、现场测试,检查标准贯彻落实成效。此外,聚焦重要时期、关键时段和重点企业,街道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检查,并跟进抓好问题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截至目前,彭集街道各单位、企业共自查上报重大事故隐患28条,已全部整改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