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淑平
抬眼,是千佛山的轮廓;闭眼,是广袤敞亮的大明湖;远眺,是悠悠流淌着的护城河。
到了济南,不访大明湖,不登千佛山,是不能真正懂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独属济南之气象的。
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素来以其雄伟的山势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于是,在今年8月的一个晴朗日子,我踏上了登千佛山的旅程。
我是乘坐慢火车到济南的。途中,走走停停,经过了很多站台与景色。我既想让这个过程变得漫长一点,又想很快到达目的地。但一想到如果太匆忙,那便失去了旅行的意义,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罢了。不着急赶时间,选择慢火车出行,是不错的选择。
抵达济南,找好住宿,做好安排,翌日准备登千佛山。
翌日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山脚下,空气格外清新。我从千佛山北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牌坊后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两侧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沿着山路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兴国禅寺。这座寺庙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寺内古木参天,香火鼎盛。走进寺庙,一股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感受它的历史韵味。人们虔诚地磕头、叩拜,表达朴素、美好的愿景。
离开兴国禅寺,继续向上攀登,山路逐渐陡峭。一路上,我遇到了许多前来登山的人,有济南本地居民,也有远道而来的游客。大家或缓步前行,或驻足拍照,脸上洋溢着愉悦和期待。行至半山腰,侧身远看,财神殿映入眼帘。殿内香火鼎盛,信徒们虔诚地祈求着财富和好运。
驻足片刻,继续赶路,只见两旁的崖壁上雕刻着众多佛像,这些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站在崖壁前,我能感受到千百年前能工巧匠的坚毅与不屈,他们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不朽的文化瑰宝。
经过千佛崖,再向上攀登不久,便来到了山顶。站在山顶的观景台,极目远眺,整个济南市尽收眼底。高楼大厦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微风拂过,带走了登山的疲惫,心中倍感愉悦。此刻,我不禁想起古人登高望远时的豪情壮志,那种胸怀天下的气魄令人神往。
在山顶稍作休息,我沿着另一条山路下山。途中经过了唐槐亭,亭旁有一棵古老的槐树,据说这是唐代名将秦琼拴马的地方。触摸着这棵古树,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下山的路上,我还参观了财神殿和卧佛。财神殿内供奉着五路财神,香客络绎不绝。卧佛则静静地躺着,面带微笑,庄严肃穆。参拜了卧佛,我领略到,“一切烦恼皆为浮云”并非空话。
站在大明湖畔,抬眼就是千佛山。山上看湖,湖畔看山,别有一番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