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5日讯(通讯员 赵国良)连日来,泰山区依托“山东好焊”电气焊智能监管平台,探索“线上巡查+线下检查”模式,推进区域内电气焊作业“一屏智管”。
强化数据支撑,夯实监管基石。为确保监管工作全面覆盖,泰山区安委办开展“地毯式”数据摸底行动,将违规电气焊专项整治与电焊机“加芯赋码”工作融入执法检查流程,组建6支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组,常态化、高频次进行督导检查。对于数据异常或底数不清的单位,立即启动约谈与通报程序,责令其限时整改,确保电焊机数量、持证焊工信息等关键数据动态更新,构建详尽准确的底数清单与风险隐患清单。截至目前,泰山区已成功在册监管电焊机1758台、涉焊企业458家、持证焊工1547人。
融合线上线下,提升监管效能。泰山区安委办充分利用“一屏智管”平台的科技优势,实现对域内电焊作业情况的实时掌控与安全监管。线上通过“日监测、日分析、日推送”制度,强化“人机结合”监管,实现对各类违规作业情况精准管控。自平台建成以来,累计接收预警信息600余条。线下组织全区各级各部门单位派出检查组621个、执法人员2775人次,抽查检查社会单位2359家,发现问题隐患689项,完成整改667项,整改完成率96.8%。其中,通过现场核实平台推送异常作业信息,执法人员精准执法32起,立案处罚5起、罚金11万元。
优化服务配套,共筑安全防线。泰山区安委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开展12场专项培训,广泛传播《电气焊作业“十不准、九必须”》等安全规范,参与培训1700余人次。创新服务模式,引入第三方力量成立流动服务小队,针对企业日常作业中遇到的芯片异常、连接不畅等问题提供上门服务,累计解决技术难题70余项。针对特殊区域信号覆盖不足导致的焊机监管难题,泰山区安委办与杭州峰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景小焊”微信小程序,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这一瓶颈问题,实现监管无缝对接与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