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泰山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泰山同心石榴红 强国复兴共繁荣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
邱家店镇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系列活动
探索“党建+”服务模式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做好环境要素保障 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
泰前街道打造“送上门的幸福食堂”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4年9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前街道打造“送上门的幸福食堂”

 

□记者 刘明荟

为进一步推动“物业融网·红暖万家”工程提质扩面,泰前街道党工委不断加强居家养老工作,在14个城市社区推行“幸福食堂”上门服务,实现一日三餐送到家,在解决老人用餐困难的同时,也有效减轻了子女压力,受到居民广泛好评。

引入资源 建立服务“点”

泰前街道老年人口众多,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8%,加强为老服务成为一项重点工作。由于泰前街道紧依泰山,辖区内社区普遍成立年代较早,预留空间不足,难以单独自建社区“幸福食堂”。在这样的背景下,泰前街道党工委积极转变思路,通过“引入市场资源、精选中心场地、服务辐射周边”的方式,科学选点、严格招商,最终引进九如城康养机构,以广生泉社区作为中心据点,高标准打造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配套建设“幸福食堂”,有效覆盖全域社区,提供营养餐、病号餐、定制餐等配餐上门服务。作为率先试点的农大社区,通过在活动场所设置宣传点、走访入户发放宣传页、在居民微信群推广等形式,让送餐上门服务家喻户晓,已从最初1个小区逐步实现17个小区全覆盖,每天点单量稳超50单。

把控环节 做优服务“链”

为让居民吃上营养餐、放心餐、实惠餐,泰前街道聚焦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食堂”上下游各环节精准发力。在原材料的选用上,泰前街道精选当天售卖的新鲜食材,注重肉蛋蔬菜营养比例搭配;在“幸福食堂”的管理上,听取专业营养师建议,定制有益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低油低盐营养套餐,实行菜品留样72小时制度;在餐食的消费上,积极对接民政部门,70岁以上老年人可享受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如今,送餐上门服务因价格低、菜品多、口味好,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居民认可。科大社区的张大爷夫妇今年都已90多岁,需要子女照顾饮食起居,前段时间子女身体不适住院,无法每天做饭送饭,在看到网格群内推送的老年食堂送餐服务后,就联系社区订到了优惠后的营养餐,张大爷子女出院后,也依然是送餐上门服务的“常客”。

精益求精 延展服务“网”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

为进一步增亮老年人幸福“成色”,泰前街道选择继续深耕。增加供应单位,为充分满足越来越多的送餐上门服务订单,同时保证“幸福食堂”供应稳定,泰前街道不断物色优质养老服务机构、本地品牌餐饮企业,就开展“幸福食堂”服务积极洽谈,越来越多的优质单位进入了“幸福合伙人”名单;加强品质监督,各社区党委指派1名工作人员担任“品质监督员”,日常监督菜品价格,不定期实地查看餐饮供应单位生产卫生情况,充分保障服务品质;按需调整菜品,居民既可线下联系“品质监督员”,也可线上使用“码上提马上办”“与‘农’携手红管家”“‘泉’心服务”等便民小程序,对菜品做出评价,社区党委汇总后定期反馈给餐饮供应单位,通过不断调整满足居民需求。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