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4万余名教师参加新课标大赛
3321名新生加入泰护大家庭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当选副理事长单位
山服教师获我市百姓宣讲大赛三等奖
泰安一中开展“礼赠新生”活动
泰安三中新校“阳光分班”迎新生
新学期开启
英雄山中学举行新学期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庆祝大会
蓄势待发正启航 扛牢立德树人使命
曾是学校学生 毕业后回校任教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9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安十九中62岁退休教师回忆在校时光
曾是学校学生 毕业后回校任教

 

□记者 杨丽宁

今年是泰安第十九中学建校60周年,60年来,学校坚守“团结、砺志、勤奋、创新”的教育理念,秉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在立德树人的沃土上深耕。

要读懂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的精神,就要回溯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今年62岁的米西明曾是这里的学生,毕业后他又成为这里的一名历史教师,任教37年来,他用自己的体悟书写了一篇长长的教书育人赋,也见证着学校的发展和变迁。“我把青春和理想都献给了这所学校,也献给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很幸福。”米西明说。

●“你要好好教你的学生”

1980年,米西明从十九中毕业;1985年,他回到了这所学校教书,成为一名历史教师。

“我回到熟悉的学校,以前教我读书的老师成了我工作上的导师,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米西明说,他清楚地记得,之前教过自己的老师对他说过,“你上学的时候老师认真教你,现在你也要好好教你的学生”。这句话语虽然简单、朴实,却让米西明记了一辈子,一种传承和接力在他身上发生,意义胜过千言万语。

米西明回忆,他上高中时,老师对他都特别好,有时候还会带着他回家里吃午饭,师生之间像朋友一样相处。在成为一名老师后,他也如此对待自己的学生,希望班级能给学生家的感觉,毕业多年后的学生也会跟米西明保持联系,在遇到困难时向他求助、寻求建议。

米西明刚参加工作时,学生大多是从农村出来读书的,无论成绩好坏,他都会逐一去家访。遇到因家庭条件十分困难而想退学的学生,他也会一一进行劝导,甚至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助他们上学,为他们提供生活费。有一次,他在家访时看到一名学生住着简陋的土屋,床的一角还拴着一只羊,如此艰苦的生活环境让米西明心疼得直抹眼泪。

“这些学生走出大山来城里上学,不容易,我们多帮助一点,多说一句鼓励的话,可能就会让他们的命运发生改变。”米西明说。

●“拼一拼、紧一紧,就能让学生考上理想学校”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米西明经常勉励自己的一句话。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教书育人便成了他一生要为之奋斗的事业。

米西明对待学生十分和蔼,常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课。在米西明的印象里,十九中的教师都很敬业,大家都觉得,只要拼一拼、紧一紧,就能让更多学生考上理想的学校,十九中也因这种和谐共进而更加温暖有力。

“我刚来学校的时候,全是平房,教室简陋,取暖还要用煤炭炉子,学生住的都是大通铺。全校有近60名教师,开教研会就在3间小屋子里。”米西明说,那时没有电脑,他们给学生准备的试卷都是将各类材料剪下来粘在一起。如今,教室宽敞明亮,教学设施丰富。米西明清楚,学校的变化也是国家发展史的浓缩。

●“希望学校发展得越来越好”

米西明家中,哥哥、妻子及儿女都是从十九中毕业的,他们对这所走过60年风雨的学校都有着特别的情感。“我们希望学校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培养更多优秀学生。”米西明表示。

据了解,泰安第十九中学始建于1964年,1996年升格为岱岳区重点高中,2023年4月,从岱岳区上划至泰安市,成为市直高中。六十年风雨兼程,十九中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先后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诗意校园、泰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一代又一代十九中师生,共同书写着学校在敬业、进取、争先、求实道路上每一个意义非凡的瞬间。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