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产业延伸到哪里,道路就修到哪里。“我们这里紧靠县道郭王路,距离105国道3公里、济徐高速出口4.5公里。路好走了,外地客商可以直接把车开到大棚旁,别提多方便了。”在东平县沙河站镇设施农业基地张村片区,说起交通给设施农业发展带来的便利,种植大户王庆军满脸笑意。
在东平县商老庄乡运河古镇生态渔业基地通湖三路,八里湾村党支部委员徐衍中指着硬化的沥青路高兴地说:“以前这里坑坑洼洼,尤其是下雨天,村民出入鱼塘干活,非常不便。现在沥青路修好了,村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商老庄乡八里湾公路桥以北的区域是出了名的“行路难”区域,道路坑坑洼洼,进不去、出不来,让不少承包户望而却步。特别是在莲藕采摘售卖的季节,如果赶上下雨,藕农、商贩就会在第一时间把车开到路边,唯恐陷在地里。2023年7月,商老庄乡开始实施产业园提升项目,打通了“断头路”,拓宽了“瓶颈路”。
一条条宽敞平整的农村路,是农业产业走向繁荣的通道。设施农业基地的拔地而起,生态渔业基地的成方连片,都与“四好农村路”建设密不可分。
筑路连景 乡村绽放璀璨魅力
初秋时节,东平湖湖水碧绿、飞鸟翔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跃然眼前。“一侧是碧波荡漾的东平湖,另一侧是芳草萋萋的生态绿化带,走在这条公路上还能看见远处的鸟群,真是太美了。”一位外地游客说。
东平湖环湖公路如同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将东平湖及周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村落连接起来,游客可以沿着环湖路轻松地走进乡村,领略田园风光,体验乡村生活。良好的路况和完善的交通标识,为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促进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东平县持续做好全域旅游的“交通文章”。东平县交通运输部门对沿湖80余公里的农村道路进行升级改造,构建“串点成面、山水相融、移步换景”的全域旅游交通体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无论是自驾游,还是骑行观光,游客都能获得一种东平湖环湖公路带来的“车行美景中、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黄河滩区防汛道路工程是东平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落地生根的重点工程之一。这条全长33.48公里的道路以防汛交通为主,兼顾沿线基础通行功能,采用“新建+改建、利用现有道路”的模式进行建设。道路涉及旧县乡、斑鸠店镇、银山镇、戴庙镇4个沿黄(河)乡镇、57个村庄,受益群众53520人。该道路与220国道等连成一体,成为展示黄河风光的重要窗口。
“‘四好农村路’一头连着设施农业发展,一头牵动文旅融合观光。”东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孙常林说,农村路网是串联风景区必不可少的路线,“快进慢游”的旅游模式非常契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群众的期待,使之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四好农村路”以其坚实的品质和重要的作用,成为乡村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以其强大的支撑力和推动力,助力县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