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东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突出强调要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释放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重点,提出健全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搭建高能级开放平台,奋力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也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把现代物流业作为工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生态保障来抓,推动制造业、商贸业、物流业协同联动。
通达则地盛,地盛则繁华。作为黄河流域重要内陆城市,泰安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内陆港建设是重要抓手。根据泰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市将形成区域性内陆港品牌,实现“通江达海”的目标。
多式联运场站“泰山内陆港”是由山东港口集团和岳华能源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是泰安地区唯一内陆港。泰山内陆港是以创新“通道+贸易+产业+园区+循环”发展模式,坚持外贸内贸并举、新旧业态齐发力,推进直通海洋、连接欧亚、辐射鲁中的口岸功能齐备的临港经济示范区。目前,已建成铁路专用线4条,集装箱堆场20万平方米,静态货物总存储能力140万吨。专用线发货能力每年可达1000万吨,货物从内陆港可直达青岛港装船出海。
“泰安没有海没有江,靠什么?我们通过铁路来通江达海,通过铁路来降低物流成本,把港口搬到泰安来,拉近和海的距离,把企业的成本降下来。”山东岳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岳公华告诉记者。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不乐观,外贸外资持续承压,但一组数据彰显了逆境下泰安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今年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253.4亿元,同比增长30.4%,增幅居全省第二位,高于全省增幅26.1个百分点;1至7月份,全市外贸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3项增幅分列全省第二位、第六位和第三位。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着新特点、新变化,必须充分利用好我市基础优势,立足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