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农科专家进企业助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党的建设强引领 农业产业促发展
9月5日至8日部分路段将实施交通管制
回访流浪乞讨返乡人员 为分类分层救助奠定基础
日间照料中心托起幸福“夕阳红”
倡导文明节俭 抵制铺张浪费
维护肥城桃产品声誉和品牌价值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9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化马湾乡党委书记安增顺:
党的建设强引领 农业产业促发展

■安增顺接受专访。记者 赵文文 摄
 

□记者 温雯

8月27日,化马湾乡党委书记安增顺参加“学好用好‘千万工程’ 打造乡村振兴‘泰安样板’——泰安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系列访谈”栏目,回答主持人提问。

主持人:化马湾乡推动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具有哪些发展优势?

安增顺:化马湾乡坚决贯彻泰山区委、区政府“11645”发展思路,以“项目深化年”建设为总抓手,瞄定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现代农业集聚区、全域旅游新高地、“千万工程”新样板”的发展目标不放松,确定了党建引领、产业带动、平台支撑、做强优势的工作思路,奋力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化马湾乡位于泰城东南部,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境内泰新高速横贯东西,省道S244线纵贯南北,是泰安城区沟通莱芜、临沂、新泰等地的交通枢纽。化马湾乡人文资源得天独厚,既有商周燕语城、明清古驿站,也有孔子劝礼、石介讲道,还有徂徕山起义洪涛烈士的英雄事迹;自然风景秀美宜人,既有省级重点自然保护区龙湾地质公园,也有碧水荡漾的彩山水库,更有十里画廊淘河美景、飘香千年流苏古树;土地资源丰富,集体建设用地达1153.33公顷,城镇开发边界54.67公顷,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今年上半年,全乡完成税收71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0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位于全区前列。

主持人: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发展产业方面,化马湾乡做了哪些工作?

安增顺:项目带动强引领。我们先后招引了千润田园综合体、国丰智慧农业、新格林智慧农谷、大成绿地农业、洛源现代养殖等8个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的项目,年内可直接带动11个村集体增收约326万元,带动群众就业240余人,高效利用低质土地64余公顷。

壮大优势促升级。我们发挥传统樱桃种植区优势,与中光控股(河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浙大乡村振兴研究院、中国大樱桃协会共同推进大樱桃现代农业科技园项目,为果农提供“设施提升+全程托管+关键环节技术指导”“保姆式”“菜单式”等服务。

农旅融合增活力。我们以市文旅重点项目龙湾漫乡文旅综合体为龙头,推进中云文旅、金谷漂流、农旅民宿等项目加快建设,持续打造牛山村千年流苏乡村旅游目的地;与山东农旅新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打造集工作、生活、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行业标杆综合体,一期计划投入6000万元。

主持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主体。近年来,化马湾乡在发展强村公司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安增顺:化马湾乡把强村公司作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抓手。我们召开强村公司发展动员大会,积极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到先进乡镇(街道)和发达地区观摩学习,进一步吸收经验、摸清路子、凝聚共识;确定“11244+N”总体发展思路,制定《关于抓产业上项目、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关于全方位扶持强村公司、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公司注册、项目运营、资金扶持、奖励激励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梳理规范合同1415份、闲置资产院落37处、村集体土地4万余平方米,为强村公司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将已发展成熟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有机融入强村公司发展;积极探索制定“干部薪酬+考核奖励+增幅奖励+观摩评估+年底分红奖励”一揽子激励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

目前,全乡31个村已成立强村公司28家,依托强村公司谋划村级产业项目121个,其中,83个项目已经开始建设,38个项目正在积极洽谈。

主持人:请问化马湾乡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什么?怎样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安增顺:推动农业产业高效发展。我们按照专班化推进、项目化实施模式,快速推进新格林山东智慧农谷、三文鱼养殖、大樱桃现代农业科技园等5个项目;持续发挥强村公司平台效能,大力推行“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参股等多样化发展途径。

推动全域旅游扩面提质。我们不断增强龙湾漫乡文旅综合体龙头发展效应,全力推进龙湾漫乡生态研学基地、金谷漂流、民宿集聚区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山东农旅新产业发展集团水峪村试点项目建设,打造集工作、生活、度假于一体的乡村度假综合体;推进龙湾路网建设,尽快完成所有过路管涵铺设及相关桥梁建设工作,加快新修线路工程施工进度。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我们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全乡教育教学水平;规范乡、村医疗机构运营管理,完成46项为民实事建设;持续提升民生支出占比,加大低保、五保、残疾等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打造“千万工程新样板”;持续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加强村风民风引领。

推动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我们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继续抓实“三级四力”提升工程,深化跨村联建、村企联建、校地联盟,创响“一马当先”党建品牌,持续倡导“拼、创、比、实、硬”作风理念,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