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汶水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历史深处的有若
五大队赞
万古岱宗 千秋岱庙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4年8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深处的有若

 

□赵学法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弟子们肝肠寸断,哀痛不已,悉心料理了恩师丧事后,久久不肯离去。因为他们习惯了聚集杏坛与老师共同研讨学习,还想破解更深层次的诸多人生哲学问题。突然,有人提议让“状似孔子”(《史记》语)的有若替代夫子,为大家讲经布道,解疑释惑。这一提议得到同门弟子的一致赞同,多数学友认为有若品学兼优,堪当此任,但也有个别不怀好意、企图让有若丢丑的不良之辈跟着瞎起哄。有若深知夫子的崇高地位无人能取代,德行学养也无人能企及,于是百般推托,坚辞不受。学子们不由分说,一拥而上,强行将他架上师座。有若无奈,只得正襟危坐,诚惶诚恐地接受同门的参拜。

为什么在众多孔门弟子中,大家公推有若为孔子替身?除了体貌特征这一客观因素外,必定还有令人信服的内在因素。历史深处的有若,是怎样做到深孚众望、积德增誉的呢?

刻苦学习的楷模

有若,字子有,春秋末期鲁国人(今山东肥城市人),儒学圣贤,被后世尊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若少孔子43岁,即生于公元前508年;另据《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记,有若比孔子小33岁,即公元前518年出生。有若卒年无史确载,唯《礼记·檀弓下》留下“有若之丧,悼公吊焉”之语。公元前466年至公元前429年鲁悼公在位,也就是说,有若逝于公元前5世纪,享年无考。

在《论语》中,只有曾参和有若两人被尊称为“子”,其他弟子皆直呼其名或其字,可见有若的德望之高、地位之显,堪称与曾参齐肩的同侪翘楚。有若之所以德高望重,深受拥戴,源于他的勤奋好学和笃行善思。有若的刻苦学习精神是孔门弟子有目共睹的,也是同砚难以望其项背的。他的好学,出于对孔子人格的折服和对老师博学的崇拜。他认为孔子涉猎群书,学贯古今,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思想深邃,见识高远,既是上古文化的继承者,也是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将其视作天下第一圣人、当世最伟大的哲人。他对孔子尊崇至极,仰慕不已,立志全面学习夫子的思想体系,深刻领会先生的学说要旨,努力把握老师的精神内核。在学习中,他发扬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精神,心无旁骛,手不释卷,聚精会神,不舍日夜,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攻读过程中,为了防范瞌睡,克服懈怠,他时常以火烙手,借此提振精神,集中心思。在众多弟子中,有若堪称刻苦学习的楷模,不仅得到老师的赏识,也赢得了同窗的高评。

正因有若学习孜孜矻矻,持之以恒,所以对孔子思想掌握得系统而全面,理解得准确而深刻。有若极为重视孔子的孝悌思想,认为孝悌是修身之根、仁义之本。有若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有若说:“为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而喜欢造反,这种人是没有的。君子重视根本,根本确立了道义就会产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爱的根本吧。”有若崇尚孔子的信义学说,认为恪守信义是立身之基,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取信于人,立于不败之地。有若曰:“信近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有若说:“信约符合道义,诺言就可以兑现了。恭敬的态度符合礼仪,就可以避免耻辱了。依靠自己亲近的人,也就可靠了。”有若还特别关注孔子的富民观念,在随同孔子与鲁哀公论政时,曾经提出过减轻民众赋税的建议,体现了早期儒家学人对民生的关切与思考。有若的这些认识,得到了孔门弟子的普遍赞同。

更让徒众宾服的是,有若创新性地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学说,丰富发展了孔子的“礼”“和”思想,阐明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为儒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的“礼”指的是春秋时期的社会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而“和”则代表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顺、社会秩序的和谐。主张以礼为准绳、以和为原则处理事情,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时,礼的应用应以和为目标,通过遵守礼的规范达到人际关系融洽与社会秩序稳定的目的。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古代君王治国的方法,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做事,无论大小,都按照这个原则去做。但是如果诸事都死板地按照和谐来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是不可行的。有若的这一表述,是对孔子主张的“礼制”“和谐”思想最完美、最透彻的解释。这是有若勤学善思的结晶,令孔门弟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坚持独到的见解

令孔门弟子叹为观止的是,有若敢于对断章取义孔子言论的做法说不。他一贯奉行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原则,坚持独到见解,反对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实用主义。

《礼记·檀弓上》记载了一则有若纠正曾子错解孔子只言片语的故事。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有子问曾子:“你向夫子请教过丧失官职禄位后如何自处吗?”曾子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曾子说:“听到过。夫子曾说,丧失了官职禄位就赶快贫困,死了快点腐朽。”

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有子说:“这不是君子说的话。”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曾子说:“这是我从夫子那里亲自听到的。”

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有子还是说:“这不是君子说的话。”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曾子说:“我和子游都听到了这句话。”

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有子说:“既是这样,那么夫子是为了什么而说的呢?”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子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曾子把有子的话告诉了子游,子游惊叹道:“不得了啊。有子说话真像夫子。从前夫子住在宋国,见到司马桓魋亲手为自己设计打造石椁,花了三年工夫还没完工。夫子说:‘如果像桓司马这样奢侈,死了不如赶快腐朽好。’死了让他赶快腐朽,这是专为桓司马说的。南宫敬叔失去官位后每次回朝,必定载了宝物来活动。夫子说:‘像这样用宝物来行贿,丧失官职禄位不如赶快贫困好。’丧失官职录位之后让他赶快贫困,这是夫子专为南宫敬叔说的。”

曾子以子游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把子游的话告诉了有子,有子说:“这就对了。我本来就说过这不是夫子的话。”

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中之于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曾子问:“你怎么知道的?”有子回答:“夫子以前曾在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任上制定规则,规定四寸厚的棺配五寸厚的椁,根据这个我知道夫子不主张人死了赶快腐朽。以前夫子失掉了鲁国司寇的官职,要到荆(今湖北荆州古城北纪南城)去推行儒家学说,寻求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先让子夏前去安排,接着又派冉有再去落实。根据这个,我知道夫子不主张失去官职禄位就赶快贫困。”

有子一席话,说得曾子连连点头,不由得对有子肃然起敬。

从上述记载可以知道,有若认为孔子所言“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中专指腐败官员桓魋司马和钻营之徒南宫敬叔,不代表夫子一贯奉行的执念。由此可见有若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准确把握及其深刻理解,彰显了卓尔不群的见识。这是其他学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有充足的理由推举有若充当夫子替身。

从容机智的应变

曾子对有若的独到见解心悦诚服,同时也十分好奇,询问其中的奥秘是什么。

有若认为,要读懂夫子,必须全面考察夫子的人生轨迹、厘清夫子思想形成的脉络,切忌仅凭一时一事就简单草率地下结论,更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主观武断地予以评判。

有若的不盲从、不偏信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孔子曾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观其行。”孔子刚刚步入社会时,对于别人的看法总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动;经过历练后,孔子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对于别人的看法不再停留在“听其言而信其行”,而是既要听他怎么说,更要看他怎么做。这是孔子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孔子由单纯走向成熟的标志。后来,孔子的这段话被收入《论语·公冶长》。正是有若详察孔子的成长过程,才不至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赢得了师兄弟的推崇。

最能体现有若高超智慧的,是从容地应对事态突变,机敏地挫败了不善之人的恶意发难,并借机摆脱窘境,达到了解放自身的目的。有若被师兄弟强行推上“师座”后,天天如坐针毡,谨言慎行,时时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唯恐言差语错,行为失当,有损恩师的形象,影响个人的声誉,一心想着摆脱替身大位,还原自由自在的学习生活。机会终于来了。一天,有人故意给有若出难题,在列举了孔子准确预测天气变化的往事后,进而将一个刁钻问题抛给了有若:“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娶)室。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夫子何以知此?”(《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门弟子商瞿年纪大了还没有儿子,他的母亲要为他另外娶妻。孔子派他到齐国去,商瞿的母亲请求不要派他。孔子说:“不要担忧,商瞿四十岁后会有五个男孩子。”过后,果真是这样的,请问先生,当年孔子是怎样预先知道商瞿老来得子呢?这一问,将有若置于两难境地。如果回答夫子先知先觉,料事如神,显然违背老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的教导和一向反对“怪力乱神”的理念,就会授人以柄,遭到围攻;如果回答孔子的预言与商瞿老年得子属于机缘巧合,二者不存在必然联系,难免有贬低孔子之嫌,同样会受到抨击。有若的高明之处在于“默然无以应”,用沉默无言反击试图看他笑话的那些人。这一招果然奏效,有若轻松达到了摆脱窘境的目的。“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学生们站起来说:“有先生,你离开这儿吧。这个位子不是你能坐的啊!”于是,有若长出一口气,喜笑颜开地走下讲坛。

历代不少学者认为有子是因为才疏学浅被轰下台的,其实这是误读司马迁的这段记载。《史记》中没有一字述及有若为师相形见拙、学术平庸和水准低下等瑕疵,可见有若的学问是出类拔萃、无可挑剔的。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挣脱替身的束缚,寻求身心自由,维护夫子的神圣地位,绝不是因为学识浅薄而被抛弃。后来的事实证明,孔门弟子再也没有推出孔子的代言人,证明没有人能够超越有若。通过这件事,足见有若的超凡智慧。

延绵后世的影响

有若虽然走下了老师的宝座,但他的治学成就和人格魅力是得到公认的,不仅他的言论悉数被收入《论语》首篇《学而》,而且逝后惊动了鲁侯,悼公亲自前往吊唁致哀。这是孔门弟子中唯一得享国君致祭殊荣的人,由此可知有若当时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无人比及的。有若德隆望尊,受到历代学人的尊崇,有清一代将其列为儒家精英十二哲人之一,奉祀曲阜孔庙大成殿,在儒家学派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崇高地位。

有若作古后葬于故里有家庄,嫡传族人守墓而居,设有氏祠堂,定期祭拜,香火不断。明初洪武年间,肥城县署文庙一侧建有子祠,供官民瞻仰祭祀。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山东学政赵佑在肥城巡查时发现了有家庄的有氏嫡传后人,经时任肥城知县路撰调查核实并得到曲阜衍圣公府确认后,通过山东学政署衙报送礼部,申请授予有子72代传人有守业“奉祀生”职衔;与此同时,路撰带头捐资,修复了有家庄有子祠。鉴于45年前礼部已经批准崇明岛有若次支后人郁氏为“奉祀生”,遂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回函山东学政署衙,准予有守业挂翰林院“五经博士”衔。肥城县署接到礼部批文后,继任知县杨续时下令将有家庄有氏族人悉数迁入城内,由官署安排居所,同时在原址重建有子祠,新建“五经博士”府,并划拨大片祭田,收入的一半用于祭祀,一半用于供养族人。官府的积极作为,掀起了民间“尚贤崇圣”的热潮,推动了肥城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自此,有子嫡传后人有守业被尊为“乡贤”,有氏族人也受到普遍尊重。

有若的精神遗产没有因为社会变迁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其高尚的品德,成为肥城士子修身的标杆,润化为积德行善的优良社会风气,激励着无数后来者立德树人、积功兴业,为国建勋。其刻苦求学的奋进精神、独立思考的创新见解及超乎常人的睿智聪慧,堪称肥城世代学人的典范,鼓舞着他们好学上进,砥砺前行,奋斗不息。宋代以降,肥城共有29人荣登进士榜,其中不乏高官大儒,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历史文化是一眼深井,年代愈是久远,浮在水面的珍品愈是稀少。历史文化是一条长河,“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历史文化又是无情的筛子,经过层层过滤,最终留下的才是精华。历史深处的有若之所以屹立两千多年不倒,是与他体现的永恒价值分不开的。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