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工作中的崔蕊。
②在泰安鼎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习的雷轶然。
③袁梦琪教孩子作画。
□记者 董文一
这个暑假,越来越多的有志学子加入泰安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队伍,办公桌前有他们埋头苦干的身影,基层一线有他们走访普法的足迹,车间企业有他们积极勇敢的探索,暖心课堂有他们细致耐心的奉献……
共青团泰安市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组织开展2024年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搭建起青年学生感知家乡、了解家乡、服务家乡的桥梁,号召青年学生用实际行动投身基层建设、提升实践技能、服务家乡发展,进一步增强我市在外学子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推动青年人才来泰、留泰,助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
走出书本 把论文写在泰安热土上
今年暑假,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泰安人,山东大学的崔蕊参加2024年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来到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开启了她的返乡实习之旅。
“我们是身兼多职的‘大总管’,也是对外交流的‘外交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在崔蕊看来,这份工作需要对接多个部门、企业、组织,工作虽多但开展有序,十余个科室的上传下达、统筹协调都集中于办公室。
对于自己的实习生活,崔蕊觉得部门工作氛围很好,同事之间相处也十分融洽,既充实又快乐。通过这次实习,她逐渐走出书本,迈向广阔的实践天地,真正把论文写在实践中,写在泰安热土上,立足家乡文化资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借助桥梁
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来自吉林体育学院的雷轶然,今年暑假来到泰安鼎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参加社会实践。初入公司,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陌生的工作任务,雷轶然有些无所适从,好在同事们都很热情友善,很快消除了他的紧张与不安,帮他迅速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雷轶然告诉记者,在这次实践活动中,他深刻体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认识到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创新运用,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同时,他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职责,只有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建议,相互合作、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团队优势,高效达成工作目标。
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雷轶然搭建了一座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桥梁,也点燃了他心中那团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火焰。“这次实践不仅让我在专业技能上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更让我在心态和思维方式上发生了转变。”雷轶然表示,自己将总结实践经验,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见证爱与希望
感受社会责任的重量
“见闻之知,不如心之所喻,心之所喻,不如身之所亲行焉。”今年,就读于德州学院的袁梦琪在东平信息港公益协会参加2024年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从暖心课堂的温馨互动,到对困境儿童的入户走访,再到朗读者大会的激情演绎,袁梦琪见证了爱与希望的传递,感受到了社会责任的重量。这些经历,不仅拓宽了她的视野,也在她心中种下了责任与奉献的种子。
“作为青年学子,我们的成长不仅需要书本知识,更需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历练与磨砺。”对于未来,袁梦琪表示将以这段经历为动力,把所学、所知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