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4日讯(记者 池彦明)近日,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老干部局和市民政局印发文件,从6个方面明确16项具体措施,推进“党建引领·银龄前行” 离退休干部助力社区治理三年行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在做好动员发动、强化党建引领方面,我市深化老干部工作部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多方联动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推进离退休党员干部主动亮明身份、到社区报到;深化干部“荣退+报到”工作模式,落实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干部荣休仪式制度,采取“组织安排送到、个人主动报到、社区上门找到”的方式,探索建立“干部荣退、社区报到、发挥作用、情况反馈”工作机制,实现新退休老同志从“机关单位门”到“街道社区门”的无缝衔接;推行“支部+站室+团队”模式,鼓励引导支持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老同志在社区领办创办老党员品牌工作室,发挥载体平台、桥梁纽带、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志愿服务组织培育扶持力度,鼓励支持社区组建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组织老干部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开展社区服务、助力社区治理。
在加强组织引导、明确工作重点方面,我市引导老同志加入各级“本色”宣讲团、“五老”宣讲团,组织老干部社团与社区联合开展送文化进社区活动;积极推荐老同志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或社区网格党组织书记,到“两企三新”担任党建指导员;鼓励基层工作经历、社区治理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发挥“传帮带”作用,对年轻、新任社区工作者进行帮带和指导;鼓励支持老同志通过法定程序担任社区居委会成员、业委会成员、网格长、楼长等,加入社区协商议事队伍,参与社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鼓励有专长的老同志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参与“平安协会”“法律志愿服务队”“法律工作室”等组织,协助社区做好矛盾纠纷调解、普法宣传、法律援助、反诈防骗等工作;组织引导老同志主动参与道德建设工程、“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工作,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文明新风。
在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方面,我市围绕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治理重点任务,组建相应团队,健全志愿者招募、管理、评价等机制,提升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化管理水平;着力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行,组织老同志认领“服务岗”“微心愿”,开展菜单式服务,策划实施富有老干部特色、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强化激励保障,探索推动老干部志愿服务与社区美德建设、信用建设相融合,通过“志愿超市”“积分兑换”等方式,给予老干部志愿者适当奖励;加强宣传培树,发掘打造一批工作成效显著、具有示范作用的社区,培育宣传一批老干部在社区治理中发光发热的先进典型,提炼总结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老干部在“小社区”也可有“大作为”的浓厚氛围;做好结合文章,将深化社区“双报到”工作、加强国企退休党员干部管理服务、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融合共建等工作有机结合、一体推进;按照“一年筑基、二年突破、三年提升”的工作思路,深化“党建+志愿服务”模式,推动离退休干部助力社区治理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充分彰显“银辉担当”“金秋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