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8日讯(通讯员 吴衍翠)连日来,泰山区应急管理局健全完善企业自查、处镇排查、区级检查三级治理体系,利用“两函一会”制度,采取教育培训、专家服务、执法检查等方式推进危化行业隐患排查专项行动,保障危化企业汛期安全生产。
强化教育培训,培养企业安全“明白人”。该局组织辖区危化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140余人召开专题培训会,逐条解析《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印发事故警示函4份、特殊天气提示函3份,以工作提醒等形式部署危化品防汛、防强对流天气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建立危险化学品“逢查必考”题库,对46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90余人的安全生产知识、管理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岗位实际操作能力等进行考试考查,指导企业对成绩不达标人员开展专项培训。
强化帮扶指导,提升企业自我管理能力。该局区分危化企业经营带(不带)储存设施、加油站3种经营类型,制作包含40项内容的自查表,督促企业做好自查工作;指导辖区医药、一般化工等7家重点企业对防汛应急预案进行实战演练,督促企业进一步明确防汛应急人员,储备防汛应急物资;聘请化工专家开展一般化工和医药企业专项帮扶行动,排查整改设施设备、生产工艺等方面的64条安全隐患,有效管控各类安全风险。
强化检查督导,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地。该局紧盯危化企业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危化品装卸、特殊作业等高风险部位和重点环节,要求企业在暴雨、大风期间一律停止特殊作业。自7月份以来,该局累计执法检查危化品经营、医药企业及一般化工17家、加油站15家,共排查隐患112条,立即整改42条,限期整改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