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皓若
8月6日,泰山区徐家楼街道党工委书记尹凯参加“学好用好‘千万工程’ 打造乡村振兴‘泰安样板’——泰安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系列访谈”栏目,回答主持人提问。
主持人:徐家楼街道作为泰山区南部发展核心区,在学好用好“千万工程”、打造乡村振兴“泰安样板”方面有独特的发展路径。请问今年以来,街道在乡村振兴上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尹凯:今年以来,徐家楼街道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城乡融合区域优势,锚定“强组织、抓产业、善治理、优环境”四大目标,抓产业、上项目,打造泰城南部乡村振兴先行区,街道先后获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等荣誉。截至目前,街道成立强村公司10家,注册资金3.6亿元,均由股份经济合作社全资出资,运营集体资产总量约1亿元,实施产业项目10个,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超500万元。
主持人:从您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徐家楼街道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成绩,请问街道在抓产业、上项目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尹凯:徐家楼街道坚持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找准强村公司产销发展、有机食品出口外销、果蔬花卉设施农业三大方向,延长现代农业产业链,提升特色产业价值链。
强村公司建设有突破。徐家楼街道抓实村集体经济“转型赋能”行动,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其中,大官庄村山东惠民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徂徕镇南黄崖村实施结对共建,签订粮食收购合约,同时创立“泰山兵支书”助农直播间,建起从原料生产到线上推介的全流程产销链,带动煎饼产业园、“轻学”教育产业园、大棚农业园、旭德产业园“四园”齐发力,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0万元。
现代食品产业链有发展。徐家楼街道立足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优势,打造集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冷链仓储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新平台,畅通有机速冻蔬菜、速冻面食等特色产品外销渠道,实现食品产业链强链、延链,年均销售出口收入2.5亿元,销售范围遍布美国、日本、欧洲等国际市场,“九洲丰园”商标获省著名商标。
现代设施农业有特色。徐家楼街道高效利用区位优势、水肥条件等,大力推动宅子村、万家庄村发展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其中阳光玫瑰特色葡萄种植园获评省级乡土产业名品。上半年,街道蔬菜产量达2132.46吨。
主持人:今年的工作已进入下半场,请问徐家楼街道怎样把良好的发展势头保持下去?
尹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徐家楼街道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以改革活力激发乡村振兴发展动力。
党建引领作保障。徐家楼街道将推进村集体经济“转型赋能”行动,逐村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常态化召开“五乡”人才座谈会,加大力度引进职业经理人,激发强村公司建设人才动能,力争年底新增强村公司5家,各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20万元。
产业融合促兴旺。徐家楼街道将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联合山东农业大学持续开展夏家庄村示范农田建设,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围绕特色煎饼等特色农业产业,引导村(社区)农产品加入“泰品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精准治理优环境,徐家楼街道将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基础薄弱村”集中整治攻坚行动,重点推进王家店村、宅子村、琵琶湾村、前灌社区自来水管网改造提升工作,着力提升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
在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徐家楼街道将坚持以“项目深化年”“形象提升年”为抓手,全力加快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兴旺、农村宜居、农民共富,打造泰城南部乡村振兴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