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产业带动 融合发展 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新样板
菜及食用菌价格回落
不动产登记信息 开通在线授权查询
品读红色故事 厚植爱国情怀
夜校引领青年“充电”新风尚
医保报销情况一听就明白
泰安交警严查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8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各级团组织举办“青年之家·青年夜校”100余期,服务青年6000余人次
夜校引领青年“充电”新风尚

 

□记者 董文一

“下班后,年轻人送自己去夜校”“青年夜校,当代年轻人的兴趣班”……近期,夜校话题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持续升温。作为青年群体“好好养自己”的一种方式,上夜校已成为夜生活的新风尚、新潮流。

为满足青年成长发展需求,共青团泰安市委积极聚合服务资源,统筹社会力量,构建以市县两级青年之家为支撑、社会力量为补充的青年夜校工作格局,努力把青年夜校打造成青年思想引领的高地、全面发展的阵地、学习交流的平台;发挥“夜校+”平台效应,深度整合文旅、体育、教育、泰山文化等资源,融入就业创业、技能提升等服务,将夜校带来的青年流量转化为区域发展的青春力量。

截至目前,我市各级团组织已建设实体阵地89处,举办“青年之家·青年夜校”100余期,开设79门兴趣课程,服务青年6000余人次。课程涉及思想引领、文化艺术、体育健身、职业发展、社会融入等大类。

共青团泰山区委坚持“三全三化三聚焦”,夯实“三链”,解锁青年成长提升新“夜”态;围绕青年多元化需求,开设多门特色课程,拓展服务功能,实现全链条延伸;通过多种形式问计青年,灵活化开课,实现服务“不打烊”;聚焦“有趣、有用、有为”,打造青年建功“实践站”,引领青年挺膺担当、奋斗有为。

共青团岱岳区委聚焦听“青”声、聚“青”力、贴“青”心、解“青”忧,探索“培训对象多元化+教学内容多样化+授课方式灵活化”办学模式,联动青年社会组织、青年创业者、青年创意达人等建立讲师库,推出绘画、搏击、美妆、手机摄影、脱口秀等一系列接地气、有深度、入人心的课程,制定每月不低于3期的课程计划,目前已开办7期,服务青年150余人。

共青团新泰市委坚持“用好团属阵地、拓展社会阵地、借助党政阵地”的多元阵地共建模式,构建了团属旗舰校、社会合作校、党政共营校“三位一体”的“青年之家·青年夜校”矩阵,通过一体谋划、一体管理、一体赋能的方式,主动适应新时代团员和青年成长成才需求,全面提升“青年之家·青年夜校”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共青团肥城市委多方整合资源,构建“1+4+N”的“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阵地体系,打造1处旗舰店、4处示范店,并在多家社会机构建立流动课堂;实行“点单式服务+社会化筹措”模式,与9家青年友好门店、3名社区“青春合伙人”达成合作,开设吉他演奏、非遗手作等特色课程,满足青年深层次、多元化需求;延伸服务半径,以技能提升需求、兴趣爱好为牵引,设置网上社群、兴趣小组,拓宽青年“朋友圈”。

共青团宁阳县委采取“工青指导服务、部门联动赋能、青年自发组织”模式,优选10名青年干部担任临时召集人,负责课程闭环管理;打造青年师资数据库,课程教员均从县内青年人才中选拔;开设“5+N”课程体系,创新青年“点餐式”课程模式;秉持“0元学费、满分体验”办学理念,注重课程公益性、丰富性,实现青年与夜校“双向奔赴”。

共青团东平县委开展“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青春飞young风采展示活动,吸引年轻人扎根东平;在青年夜校开展“课前约读”初心引航行动、“加餐服务”先锋聚能行动、“青力青为”楼事共治行动,打造白天服务、晚上授课的青年之家服务新阵地。

夜校的火热,折射出年轻人强烈的文化生活需求,也反映出他们自我提升的坚定信念和逐梦圆梦的精神追求。共青团泰安市委将进一步优化“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项目顶层设计、过程管理、课程设置,夯实体系链、资源链、品牌链,着力搭建更有趣味、更富活力、更具温度的青年学习交流平台,奏响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新乐章。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