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丁一
优化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一直以来,财源街道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落实部署要求、细化推进措施、创新工作方法,服务质效再提升、惠企措施再精准,持续把营商环境“软实力”转化为推动该街道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加强组织领导
多方联动、齐抓共管
层层压实责任,财源街道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该街道每周领导干部例会重要议题,针对重点工作和难点事项逐一研判,明确牵头、分管、科室、人员四方责任,合力攻坚,抓好落实。
注重协调联动,财源街道梳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信访、网络舆情等渠道反映的问题,采取“牵头事项+专题攻坚”推进模式,指导属地社区用好驻地单位资源,确保信息互通、整体联动、快速反应。
营造浓厚氛围。财源街道不断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制定《财源街道营商环境建设对标提升行动配套措施》,明确15大类84项承接落实的任务,印发宣传册3万余份,拍摄短视频23部,开展政策宣讲56场。
聚焦精准发力
分类培育、优化升级
助力项目高效推进。财源街道采取“139X”项目推进模式,定期分析研判,以“有解思维”靶向发力,着力破解开工难题。围绕泰山区产业规划和项目布局,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做优现代服务业相结合,集中开展招商活动23次,建立动态招引项目库,吸引投资21.2亿元,积蓄发展动能。
聚力企业培优扶强。财源街道坚持分类推进、梯次培育,推动新增企业达限月度纳统、原有企业达限年度纳统。筛选28家企业纳入重点企业培育库,持续抓好30家批零住餐企业指标监测,纳入规上企业名录库。建立以产业类型、技能类型、岗位需求为内容的人才信息库,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发力智慧商圈建设。财源街道在万达商圈探索建立智慧应用服务体系,推动数据精准采集、分析,服务引领商圈发展,财源智慧商圈获评泰安市首个省级试点智慧商圈。用好自主研发的“数字智治”平台,集智慧扫楼、政企服务、招商宣传、数据统计等功能于一体,分类实施楼宇提质“四个一批”工程,培植2个过亿元楼宇、33个过千万元楼宇,激发楼宇经济新活力,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
坚持长效治理
纾困解忧、攻坚提效
优化法治环境。财源街道依托辖区律师服务团优势,探索推行法治扶持、定期体检、合规整改、代位注销“四步工作法”,围绕企业新建、发展、纠错、注销4个阶段,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走出司法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新路径。
倾听企业诉求。财源街道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恳谈会、企业联谊会、银企对接会,实行“干部联企四包”制度,自觉践行“一线工作法”,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了解企业诉求。落实企业服务专员挂牌走访工作,财源街道74名专员与1774家企业开展联系对接9865次,解决企业诉求和困难问题123个。
坚持问题导向。财源街道实行企业诉求“2115”快速处办制度,实现“马上就办、限时办结、及时反馈”,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用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资源,建立问题常态化收集和处置机制,及时研判分析,预防化解各类潜在性、苗头性问题隐患,回应企业所盼、所需,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