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日讯(通讯员 秦瑶)长期以来,上高街道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用典型引领带动,用项目助推行动,用品牌汇聚能量,让志愿服务走深、走实,真正融入群众生活。
志愿服务有温度。上高街道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美丽上高”文化品牌项目由上高街道文化宣传志愿者和辖区艺术团组成,现有8个艺术团,各艺术团经常互相交流专业技巧,不断提高专业水平,通过各类活动开展,有效满足了村(社区)居民的文体活动需求。例如,东岳社区的“五乐”社团志愿服务品牌已成为幸福东岳建设的重要力量:“乐帮团”关爱他人、助人为乐,“乐康社”宣传科学养生、健康生活知识,“乐艺坊”在文体活动中自得其乐,“乐心苑”积极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乐学堂”在薪火相传中照亮未来、寓教于乐。
志愿服务显精度。上高街道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学苑社区精准链接辖区高校、医疗科研机构及政协委员等“幸福合伙人”资源,探索“幸福17”公益市集、“泰山小美”政务服务帮代办、幸福驿站等,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整合提升资源,组建12个社团组织,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对接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泰山科技学院、山东德佑生活服务有限公司等,常态化举办“有事您说话”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满足不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志愿服务见高度。近年来,上高街道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系列评选活动,深度挖掘典型人物,打造“身边榜样”,报道一批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弘扬社会正能量。例如,寒冬腊月,北上高村网格志愿者李文斌不顾河水冰冷刺骨,跳入河中勇救落水男子,以“小善举”凝聚强大的社会正能量,以实际行动诠释、展现了泰山大义、泰安大美。
上高街道用好文明实践微信群,对接群众需求,结合“志愿山东”志愿服务平台,充分整合资源,构筑线上微平台,丰富实践“菜单”,推进群众点单、派单,不断提升阵地运行能力和文明实践活动吸引力,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和水平。上高街道完善注册管理、培训指导、回馈激励、物质支持、展示交流等志愿服务配套制度,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强化志愿服务培训,完善志愿服务嘉奖激励机制,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积极性。上高街道大力拓宽筹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筹资机制,将文明实践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积极寻求市区结对共建单位的资助,强化文明实践工作经费保障;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参与实践工作,形成以群众为主体,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文明实践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