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司瑞雪)今年以来,旧县乡秉承“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发展理念,推动“双30”工程高质量实施,凝聚农村发展新动能,初步形成了“山顶松柏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下水美鱼肥”的发展格局。
“山上松柏戴帽”,点燃乡村新动能。旧县乡协调该乡30个村网格的网格长、网格员,划分民情联络员、安全吹哨员、矛盾调解员3支队伍,成立安全巡逻小队,对山林火灾等突出问题严防死守,累计巡山1000余次,共同推进片区安全建设。旧县乡推进村居环境整治行动,通过对矿山实施生态修复、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土地综合整治三大工程,复绿废弃矿山约600公顷,完美践行“两山”理念,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累计完成矿山复绿项目14个,实现“山上松柏戴帽”。
“山中果树缠腰”,增添产业新动力。旧县乡采用“党支部+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发展模式,划分南部、中部、北部三大林果区,种植奇异果、维纳斯黄金苹果、蟠桃、秋月梨4类林果品种,4种林果在2023年中国林交会上获得4个全国金奖。旧县乡借助片区品牌优势,引导成立务工输出、果园种植、电商销售等经营主体,共同促进片区林果产业发展。目前,已有经营主体与“盒马鲜生”“百果园”两大水果专卖公司达成专供协议,真正实现农村资源聚起来、农业力量活起来、农民钱包鼓起来。
“山下水美鱼肥”,激活发展新引擎。旧县乡牢记东平县委“不把历史问题留给历史,不再形成新的历史问题”的指示精神,坚持用“有解思维”打破“水面受限、政策受限”的发展瓶颈,借助村集体“三资”清理和基层治理不良现象专项整治的契机,动真碰硬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收回低价长期出租的大水面,并采用“以鱼养鱼”模式建设鳜鱼养殖示范基地。同时,创新引进工厂化养殖模式,探索“专精特优”的生态渔业发展路子,投资1000万元,盘活吉城二村闲置6年的废弃养虾厂,建成“志远渔业”高密度养殖车间。旧县乡建设高效生态渔业产业园项目,路、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已全面开工,成立产业园项目推进专班,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全周期持续跟进,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