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24日讯(记者 刘明荟 通讯员 曹彬)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泰山分局结合实际,从调查监测、源头管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4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和治理水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为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开展调查监测,动态评估环境风险状况。泰山分局制定印发《泰安市生态环境局泰山分局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清单(试行)》,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晰该局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安全生产职责,理顺相关工作职能。修订《泰山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泰安市生态环境局泰山分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处置程序、职责、联络方式等内容,确保应急事件得到快速、高效处置。以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及涉危涉化涉重企业为重点开展现场排查,确保危险废物环境安全。
严格源头管控,防范污染物产生。泰山分局起草《泰山区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深入开展低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替代工作,健全涉VOCs(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管理台账,针对性制定低挥发性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方案,推进建立3个替代试点项目,开展企业过滤棉、活性炭更换排查,进行涉VOCs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排查。
强化过程控制,全面减少污染物排放。泰山分局坚持以“治企”为抓手,对铸造企业实施提升改造一批、淘汰取缔一批、整改完善一批“三个一批”改造计划,完成3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原辅材料升级。做好重点领域、关键行业核查,开展Ⅱ类、Ⅲ类射线装置应用单位隐患排查。坚持以“治废”为底线,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率均达100%。
实施末端治理,降低新污染物环境风险。泰山分局开展环境应急检查、环保设施和项目安全防范专项检查。协同各镇(街道、园区)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督促企业开展环境安全隐患自查。加大执法力度和频次,依托无人机、巡航车、在线监控等科技手段对企业开展全方位、全时空、无死角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