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24日讯(记者 刘小东)23日,在泰山普照寺大门前,随着志愿者打开救助笼,6只被救助的野生红隼展翅飞向天空。
记者了解到,这6只红隼都是因受伤、受困被泰安市民发现的。在泰山景区森防站、泰山爱鸟协会、济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的帮助下,它们成功获救,重返自然家园。
红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长31至38厘米,栖息于山区和平原的林地、林缘、草地、农田等生境,有的甚至生活在城市中,是适应能力较强的小型猛禽。泰山区域的红隼广泛分布于泰山山区、城区、城郊、汶河流域。
济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负责人胡海磊告诉记者,该中心收到需救助的红隼后,精心喂养、照料,并进行野化训练,在经过评估后,于23日将达到放飞标准的6只红隼送回泰山。“这是在泰山发现的鸟类,救助后送回泰山放飞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胡海磊说,济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自2014年成立以来,已救助2000多只鸟类,其中有1200多只经野化训练达到放飞标准后回归自然。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类群。记者从泰山森防站了解到,泰山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现有鸟类373种,其中,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赤腹鹰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5种。
泰山爱鸟协会会员张红岩告诉记者,她包里常备剪刀、手套等物品,以便在外出观鸟、拍鸟时及时救助受伤、受困的野生鸟类。“今天一次性放飞6只获救的猛禽,非常难得。希望大家共同爱护野生鸟类,遇到需要救助的鸟儿能及时伸出援手。”张红岩说。
当遇到受伤、受困的野生鸟类时,应该如何科学施救呢?泰山爱鸟协会会长于瑞华说,没有救助经验的市民可以联系林业、生态环境、公安等部门,或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会根据情况指导救助;若受伤、受困的野生鸟类需收留救助,相关部门则会派人前往,最大程度保护野生鸟类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