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泰山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信用+”解锁社区“善治密码”
绘就宜居宜业和善和美乡村新画卷
筑牢防汛“安全堤”
助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泰山学院艺术学院“‘艺’路有我” 志愿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走进亓家滩
守正创新谋发展 履职尽责惠民生
打造立体监管新模式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4年7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高街道华新社区弘扬诚信文化
“信用+”解锁社区“善治密码”

■华新社区“暖心驿站”。通讯员供图
 

□记者 刘小东

近年来,为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守信、用信、知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泰山区上高街道华新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信用+”为抓手,以红色物业、红色网格一体运行为载体,全力推进环境提档、服务提质、保障提效,“信用+”工作模式遍地开花,诚信理念深入人心,社区居民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不断提升。

“信用+积分考核”

打通社区“治理末梢”

为持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加快推进社区信用体系建设,华新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考核为抓手,以信用体系“一根针”穿引社区治理“千条线”。

“一事一评”,制定积分细则。社区成立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居民信用积分评价办法》,统一规定管理事项和分值标准,采取“基础分+正向分”赋分模式,细化社会治安、公益美德、社区建设、表彰奖励、家风家教五大类加分指标,列出37条减分指标,建立健全运行制度,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各项工作。

“一人一档”,发放“积分存折”。社区设立5处“暖心驿站”,依据信用积分评价办法,向居民发放信用积分兑换存折,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等,并在“积分存折”上记录相应积分。

“一分一用”,定期公示激励。社区制定积分“红黑榜”,把物业费缴纳情况列入居民信用体系建设范围。目前,党员、楼长和单元长、热心居民已累计化解社区矛盾纠纷20件,解决民生实事问题18件。

“信用+红色物业”

延伸社区“服务触角”

华新社区依托物业融网,推动社区党委紧贴民心,以信用建设为“纽扣”,不断延伸物业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内涵,让居民享受全方位物业服务的同时,自觉参与社区建设。

“一体服务”全覆盖。社区依托“暖心驿站”,增设灯塔书屋等服务设施,为网格员统一配备工作包,随身携带工作日志、工具包、小药盒,及时为居民提供周到服务。

“透明服务”全方位。为提高物业诚实守信形象,社区开发“红心帮办”小程序,群众扫码反映问题,网格员线上接收后进行现场处置;打造“红色物业透明墙”,将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标准、物业费收支及公共收益明细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营造知信、用信、守信良好氛围。

“拓展服务”全流程。社区高标准打造“信用积分超市”,推行“以分换物”方式,每年集中兑换一次信用积分,可兑换香皂、毛巾以及米、面、油等实用物品,每年信用积分前5名的居民还可享受物业费打折优惠。

“信用+合作保障”

构建社区“幸福矩阵”

华新社区以探索“信用+”治理新模式为主线,聚焦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消防安全、养老医疗服务等领域,充分发挥信用体系建设的正向激励作用。

舒心环境有保障。为切实解决辖区居民实际问题,打造“诚信议事长廊”,社区收集居民意见建议40条,借助老旧小区改造契机,联合物业,积极对上争取,铺设小区沥青路面1.2万平方米,规划停车位632个,重设6个消防通道,为135个楼栋增加消防器材,完善小区基础设施,提升综合环境。

暖心服务有保障。社区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开设“四点半课堂”,为社区儿童提供艺术培训、学业辅导等服务;创新“绿地认领”模式,通过居民申领、物业审核、合同约束等,彻底解决毁绿种菜问题,真正让“菜地变花园”。

贴心助老有保障。社区创新“信用+医养服务”治理模式,开设幸福食堂,为辖区7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午餐,组织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餐上门;组建“幸福帮帮团”,与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安八十八医院加强合作,为辖区居民提供定期免费义诊、免费挂号、优先治疗等服务,真正以信用“小支点”撬起治理服务“大格局”。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