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波 通讯员 田中凯
近年来,泰山区邱家店镇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实现“全域振兴、先行共富”为目标,系统推进“五大振兴”,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大水平”,奋力建设“望山泮水·文旅田园”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成功入选全市创建提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市级片区,绘就宜居宜业和善和美乡村新画卷。
乡村发展“如火如荼”
邱家店镇聚焦乡村“土特产”,突出“一产为本、全链共建”,多路径建设富民强村产业。
“一村一品”畅通振兴路径。该镇集约化、规模化提升产品档次,培育了一批针织专业村、木器加工村、果蔬采摘村、花卉苗木村、乡村旅游村,“一村一品”渐成规模,“共富产业”遍地开花;创新开设“河畔夜校”,定制研学游、农事游、民俗游等特色课程,传授经济思维、运营理念和发展经验,点燃乡村共富“新引擎”。
“整村运营”放大振兴效应。该镇探索推广职业经理人模式,推动强村公司、职业经理优势叠加;独创“多村共建公司、共聘经理人、资源融合开发、资金统筹流转”方式,由15名职业经理人入驻15家强村公司,联建“四有”研学基地8个,村级增收300余万元;帮助石碑村、刘家疃村联营天鹅湾汶水度假景区。此外,该镇引入中国乡村振兴袁家村课题组,打造王林坡乡村旅游体验区。
“三产融合”激活振兴元素。该镇放大农业优势,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实现“农工贸”“农文旅”纵横交织发展。该镇现代食品产业园核心带动前店村、后店村等6个村的农产品,推动“土特产”价值翻番;高新技术纺织服装产业园辐射升级姚家坡村、北王庄村等村的传统针织行业,年产秋裤7000多万条;国际花木城引领温辛庄村、逯家庄村等村庄苗木产业转型,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同时,该镇构建“赏花木、游汶河、体验汶水人家”特色文旅格局,规划汶水西畔研学实践基地,研发研学课程16套;串联“泰山泉乡”王林坡、“民俗风情”埠阳庄等10个特色村庄,策划四季精品旅游路线8条,建设宝泰隆景区、汶水片区、泰山国际花木城3个文旅消费聚集区。
乡村建设“绘声绘色”
邱家店镇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做到多点发力、同频共振,多主体建设多彩多姿乡村。
“做优布局”纵深振兴空间。该镇加快小城镇创新提升试点行动步伐,编制全镇国土空间及沿汶河村庄规划,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开展闲置资源“唤醒计划”,盘活集体用地近千亩,策划基础设施和产业类项目12个;力推“减垄增地”,新增粮食种植面积173.33公顷,提升亩产效益。
“做厚基层”扮靓振兴美景。该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三大攻坚行动,新建中郭庄污水处理站,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3处土壤污染治理,蓝天、碧水、净土得到有效守护;改造提升“三横两纵”主干道,实施农村供水一体化项目,建成全国文明村2个、省美丽乡村5个、省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景区化村庄4个。
“做深文化”丰富振兴内涵。该镇深挖石敢当文化、汶河文化等特色资源,实施“新地赋名”“代代相传”“非遗焕新”三大工程,赋名“泰山八景”“埠阳八观”等新建景观30处,恢复静封路、清泉桥等千年地名;编撰村史36部,整理典故23个;发掘徐家庄木版年画、刘家疃玻璃画、李家庄根雕、官庄葫芦烙画等非遗资源,再现非遗风采。
乡村治理“至善至美”
邱家店镇着眼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导向,多层次建设和善和美乡村。
“三环叠加”贯穿治理主线。该镇搭建“镇党委—片区党总支—村党支部”三级指挥框架,优化乡村治理结构。镇党委总揽全局、统揽各方,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共建共享的党建领航格局,推动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片区党总支承上启下、联络左右,配套“周例会”“党委委员联系”等制度,集约“五办四中心”服务功能,周期会商治理难题,规范基层治理路径;村党支部落实落地、见行见效,适时激活260个微网格,做实一线服务。
“五扣并联”搭建治理维度。该镇重构五大乡村治理体系,再造乡村治理机制。扣密网格管理体系,44个村、三大社区发挥同宗近邻优势,建强“镇级—片区—村(社区)—网格”四级管理结构;扣严人员摸排体系,260名网格长、1000余名网格志愿者导向摸排,掌握重点群体动态;扣全信息收集体系,多平台共享数据,精准纳入服务管理视线;扣牢研判分析体系,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发挥“中枢”职能,指挥村级分类处置,推动片区重点跟进,协调部门联动化解;扣实宣传教育体系,用好“一叶知邱”等融媒平台,走好“小手牵大手”等路径,建好“三务公开”等固定阵地,倡树村民崇德向善。
“多重考评”检验治理效能。该镇创新“四定四清”网格治理模式,提炼“望闻问切”网格工作法,推行“提、汇、审、议、督、示、评”网格七步办事法,建立党组织评党员、微网格评群众“双评价”体系,落实网格化服务管理量化考核工作。
敢当故里奔赴共同富裕,汶水河畔唱响全域振兴。邱家店镇将充分发挥“主场”优势,举全镇之力、聚全镇之智,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泰山脚下、汶水河畔“乡村振兴齐鲁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