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文洁
7月10日上午,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贾玉亮一行来到“服务民生面对面”栏目,现场接听泰安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就群众关心的稳岗返还政策、人事档案存放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
●稳岗返还政策执行期限至今年底
在接听热线过程中,有一家市直企业的劳资人员来电表示,其单位去年享受过稳岗返还政策,这项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该来电人想了解一下我市今年是否还有这项政策,条件和去年相比有无变化。
对此,贾玉亮回复,2024年,我市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参保企业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12个月以上,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5.5%),30人(含)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高于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可以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为60%。稳岗返还政策执行期限至2024年12月31日。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申报。
今年,稳岗返还政策继续实行免申即享,单位需通过社保网上服务大厅对稳岗信息进行确认。目前,相关系统功能正在优化中,系统功能优化结束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及时对外发布通知。单位也可通过泰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社保单位网上服务大厅等进行查询。
●毕业生切记不要自带人事档案,更不要自行拆封
督办员现场咨询:“市民如果遇到人事档案查找不到的情况,应该怎样处理?人事档案应该如何存放管理?”
对此,贾玉亮介绍,毕业生档案是记录个人学习、成长经历的资料,是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后办理入职手续,用人单位进行人事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依据。办理入党、职称晋升、社保、退休等相关手续时都要用到。档案直接关系到毕业生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毕业生对于档案问题千万不能轻视。他提醒广大高校毕业生,档案从毕业院校寄出后,一定要及时查询接收单位是否已收到档案,如档案去向不明,应及时联系学校,落实档案去向,避免后期出现问题,同时,切记不要自带档案或为了省事将档案放在家里,更不要自行拆封档案。
此外,贾玉亮表示,按照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邮政管理局《关于推行“一链办理”服务模式优化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的通知》有关规定,毕业生有明确就业单位的,要及时和用人单位对接,明确档案转递去向;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的档案,转递到户籍所在地或就业创业地的县(市、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暂时未就业的毕业生的档案,转递至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或在原高校保留两年。
如果档案在转递过程中出现问题,毕业生可以通过学校或邮政部门查询转递单号了解档案流转路线、接收情况。如果档案出现遗失或部分遗失等特殊情况,毕业生可以通过学校进行补办或出具相关证明材料来完善个人档案。
●取得高层次学位学历的青年回泰就业可领取生活补贴
在接听热线过程中,有市民表示,其2017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泰安工作了半年,2021年又攻读了硕士学位,今年毕业后与泰安的一家企业签了合同,尚未缴纳保险。他听说首次来泰就业才能申领生活补贴,想咨询自己这种情况算不算首次就业及2017年时自己未领取生活补贴,现在能否申领。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我市鼓励青年人才取得更高层次学位学历后回泰工作。我市对曾在泰安市工作且缴纳社会保险,取得更高层次学位学历且在2022年5月1日后返回泰安市工作,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在企业工作并正常缴纳社会保险的高校毕业生,按照人才新政加强版新学历生活补贴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对曾领取生活补贴但补贴期限未满36个月的,按照人才新政加强版新学历标准发放剩余月份的生活补贴后,继续发放新政策标准与原政策标准的生活补贴差额,差额部分随发放周期接续发放;对已领取生活补贴且补贴期满的,发放新政策标准与原政策标准的生活补贴差额,差额部分随发放周期接续发放。按照我市人才新政加强版有关规定,该市民工作并缴纳社保后,是可以申请生活补贴的,补贴标准是每月1500元,连补3年。如果其工作的单位是工业企业,每月标准提高500元,也就是每月生活补贴是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