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4日讯(通讯员 郝辉)近日,泰山区上高街道利民社区施氏墓牌坊实地调查开始,标志着泰山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普查过程中,普查队员利用无人机、数码相机、RTK等普查设备,完成对文物点的拍摄、打点、测量、绘图等工作。普查队员对每一处不可移动的文物进行实地调查和登记,逐一核准,在做好基础信息、保存状况等相关资料采集登记工作的基础上,将所得信息及时录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采集软件系统中。同时,普查队员积极与村(社区)村委、村内长者及部分村民进行座谈,及时了解其他文物线索。
为确保普查工作高效、顺利开展,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文物保护科紧扣普查任务,结合“三普”累积的丰富经验及数据,事先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普查时间表,并加强普查队员专业知识培训,配备文物普查设备,召开“四普”工作对接会,推动此次普查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泰山区文物普查工作队将继续严格按照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相关要求,扎实做好实地调查与信息采集、数据提交、分级审核、成果汇总等工作,加强普查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群众对文物普查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提升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