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4泰安马拉松计划于11月3日举办 设置3个组别总规模2.5万人
泰安市新能源产业重点产品(电池)推介会暨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会议召开
我市收看全省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鲁疆同行·泰岳同心”鲁喀非遗文化交流互鉴活动启动
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综合赛区)选拔赛7月6日在泰安开赛
2024年泰山少儿艺术节启动仪式举行
主城区公办高中普通类报名资格线为402分
肥城市被评为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7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安市2024年初中学考成绩和报名资格线公布
主城区公办高中普通类报名资格线为402分

 

本报7月4日讯(记者 杨丽宁)4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泰安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初中学考”)和高中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通报考试招生相关情况。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新闻发布会后,应届初中毕业年级学生于12时后查询成绩、非毕业年级学生于16时后查询成绩,考生可通过“泰安市初中学业考试与高中段学校招生管理平台”(http://www.taszk.com)、“爱山东”App查询成绩。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的成绩用分数表达,其他科目成绩只用等级表达。我市分县(市、区)公布分数段情况。

●我市今年扩大招生计划,满足考生上普通高中的需求

泰安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于6月13日至15日举行,我市106321名初中学生报名参加考试,其中,毕业年级学生52296人、非毕业年级学生54025人。6月26日至7月3日,我市教育部门进行了试卷扫描、网上阅卷、成绩合成和数据统计分析。

据了解,今年,全市高中段学校招生计划为52306人,其中,普通高中34860人、职业院校17446人,招生计划多于初中毕业生人数,能保证每一位愿意接受高中段教育的初中毕业生都有学可上。按照省教育厅规定,今年,我市普通高中继续实行“分数+等级”录取方式。为满足人民群众上普通高中的需求,我市今年扩大了招生计划。分数成绩在报名资格线以上的考生,均可参加相应学校相应类别招生计划的志愿填报,按规定程序录取。

我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为指标生、统招生、艺体特长生和自主招生等;职业学校的招生类别较多,包括职业中专(普通高中附设中职班)、技工院校及初中后高等职业教育(“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高职、五年一贯制高职、联办五年制高职、三二连读高职)等。

●主城区公办高中普通类报名资格线为402分

我市根据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及考生分数成绩情况,划定各类普通高中报名资格线。其中,公办普通高中普通类考生报名资格线分为主城区402分、新泰市349分、肥城市359分、宁阳县356分、东平县343分;全市公办普通高中艺体特长生报名资格线为180分;全市民办普通高中报名资格线为180分。

关于职业类院校报名资格线,“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高职报名资格线为406分;五年一贯制高职、联办五年制高职、三二连读高职报名资格线为214分;职业中专、技工院校不设最低报名资格线。

今年,我市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学校共有12所,招生计划共计4210人。符合民办普通高中报名资格线的考生在“泰安市初中学业考试与高中段学校招生管理平台”填报志愿,打印志愿信息表,到所报民办高中学校现场确认。各民办高中要依据分数,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满计划为止,确定录取名单,报市教育局审核。各民办高中均须按规定的范围、方式和时间进行招生。

●我市共安排5次网上志愿填报,分7个批次录取

按照相关安排,我市高中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从7月6日开始,安排5次网上志愿填报,分7个批次录取,计划到7月27日结束。

具体来看,7月6日是第一次网上志愿填报时间,考生填报“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高职志愿;9日公布第一批录取结果。

7月10日是第二次网上志愿填报时间,考生填报普通高中指标生,“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高职剩余计划,五年一贯制高职、联办五年制高职、三二连读高职志愿;13日公布第二至第三批录取结果。

7月14日是第三次网上志愿填报时间,考生填报普通高中统招生志愿、艺体特长生志愿;18日公布第四至第五批录取结果。

7月19日是第四次网上志愿填报时间,考生填报五年一贯制高职、联办五年制高职、三二连读高职剩余计划,民办普通高中志愿;23日公布第六批录取结果。

7月24日是第五次网上填报志愿时间,考生填报中职学校、技工院校志愿,民办普通高中剩余计划志愿;27日公布第七批录取结果。

此外,各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民办普通高中学校、职业院校,一律不得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根据省教育厅的规定,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原则上实行属地招生,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纳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招生范围应与所在地公办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同步招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