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佳琳
近年来,岱岳区以“党建引领、社区微业”专项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创新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乡村就业富民工作站、就业联盟等服务载体,精准对接群众就业服务需求,促进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
党建引领聚合力
社区微业惠民生
岱岳区将社区就业融入基层党建大格局,实施“党建引领、社区微业”专项行动,将“党建引领家门口就业”确定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在城市,借助“物业融网·红暖万家”工程,布局建设20个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60个居住小区就业服务小站,积极推进就业服务进商圈,建成光彩市场人社驿站、泰安老街创业街区;在农村,紧跟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布局建设100个乡村振兴就业富民工作站,初步打通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微循环”。
岱岳区建强服务队伍,夯实“社区微业”工作的组织基础。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化身“就业指导师”牵头抓总、协调推动;党员干部担任“就业指导员”分片包保、具体指导;网格员做调查员,青年志愿者当好宣传员,人社服务专员担任保障员,相互配合、直接联系群众,形成上下贯通、一体推进的工作合力。
“红色合伙人”
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
岱岳区以“红色合伙人”为纽带,广泛吸纳企业、事业单位、银行、培训机构等社会各方力量向就业工作聚集。统筹17家单位成立就业服务联盟,在人才服务、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企业用工岗位信息宣传、居民技能提升等方面给予指导支持,累计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1300余个,实施养老护理培训、家门口招聘会等就业服务项目39个,受益群众3000余人次。
岱岳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因地制宜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求职招聘角、技能培训室、零工厂、暖“新”驿站、维权服务站等特色化服务功能区,让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技能补给、岗位直通、就业加油、创业充电、劳动维权”五大服务场景体验。招引“贤通人才”“泰安人才”“稻禾人才”3家人力资源机构深度参与就业岗位开发、专业化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咨询等工作,推动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贴心服务
增强群众就业幸福感、安全感
面对群众就业多元化需求,岱岳区形成了网格员敲门受理、就业服务站现场登记、线上平台实时受理的“三位一体”就业需求登记渠道,累计登记群众求职应聘、技能培训、创业咨询等信息2.5万条。建立“一对一”就业援助档案,量身定做就业岗位信息、就业政策信息、就业培训信息三张清单,精准匹配群众居住地周边的全日制、零工或公益性岗位,组织技能培训43场次,帮助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430余人。
面对群众招聘多样化需求,岱岳区积极打造“信息矩阵+铁脚板”模式。线上,依托“岱岳人社”微信公众号、“就业码”,实现求职、招聘24小时不间断;线下,每天更新招聘信息,不定期举办“家门口”招聘会。同时,利用社区培训阵地,及时组织即将上岗的劳动者开展岗前培训,让群众带着技能上岗、凭着本事挣钱。
面对群众矛盾纠纷调处高效化需求,岱岳区将劳动监察力量下沉到社区,推出“码上查”,群众扫码即可获取政策咨询、维权文书模板下载等维权服务。不定期组织劳动监察员、仲裁员、法律工作者驻点办公、面对面服务,现场受理劳动维权案件38件,帮助49人成功维权,有效解决了群众就业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