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搭桥梁畅沟通优服务
提振扛旗争先勇气 推动水利事业更好发展
泰山国际会展中心体育馆 举办周年庆活动
多举措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按下审批“快捷键”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4年7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上接01版)随着这些政策效应的逐渐显现,泰安的传统产业将迸发更加旺盛的产业活力,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协同效能,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科技引领 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科技创新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2022年以来,泰安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食品、高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提升发展新能源、医药及医疗器械、出版印刷、纺织服装四大优势产业。

引入吉利远程本途新能源商用车项目,新泰市辖区227家传统汽车配套企业逐步向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转型升级;亚荣新材料产业园高端阻燃剂项目与园区内重点企业高度协同,实现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虎彩数字文创产业园项目自主研发3D直印设备,技术全球首创,打造华北地区智能生产、文化创意、工业旅游相融合的产业聚集地,带动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我市围绕新兴产业补链、强链,以科技为引领,加快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与此同时,我市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基础研究投入,让创新的火花在这片热土上绽放,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供给由“外生”向“内生”迁移。

在肥城市蔚蓝碳中和科技产业园零壹肆公司车间,钠离子电芯生产线一片繁忙景象,智能化设备有序运转,一颗颗钠离子电芯经过多道工序后陆续下线。“公司专注于钠离子电池核心材料与电芯研发、制造与应用,依托原创性的先进低能耗、低成本的普鲁士蓝、白类正极材料规模化量产技术,实现了从核心材料到电芯的一体化低碳、绿色制造。”零壹肆公司董事长宋杰介绍,随着公司钠离子电池的批量交付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公司将为泰安打造千亿级“泰山锂谷”提供新的助力。

在实践过程中,泰安深刻认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为此,我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实施科技创新“双十”工程、“双百”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西尼尔年产4万吨高端精细助剂项目依托国内唯一的抗氧剂及热稳定剂产品实验室,自主研发中高效、环保抗氧剂产品,打破国际垄断,解决“卡脖子”难题。泰山玻纤绿色新型保温材料智造项目获得国家级专利16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润德生物科技氨糖产研一体化智能提升项目以第一起草人的身份制定了2项行业标准,已成为国内氨糖行业的最高标准。

新兴产业领域新、技术要求高,想要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依赖集群优势。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我市坚持以链式方法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盐穴储能储气产业集群入选省未来产业集群,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宁阳县高端化工、岱岳区精细化工、肥城市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3家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新能源电力装备材料集群入选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今年一季度,我市“四新”经济实现增加值256.0亿元,同比增长6.4%,占GDP比重达到30.8%。其中,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9.7%,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新动能投资后劲十足,“四新”投资同比增长16.5%,高于全部投资增速9.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52.9%,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4.5%,占全部投资的14.9%,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

逐绿而行 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

4月30日,位于肥城市的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成为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重要里程碑。该电站建设规模为300兆瓦/1800兆瓦时,可实现连续放电6小时,年发电约6亿千瓦时,可有效提升区域电网的调峰能力,促进风电、光电等新能源消纳,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8.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9万吨。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逐绿而行,是泰安对未来的坚定承诺。作为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泰安正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的新动能,塑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截至2023年底,我市新能源装机容量占电力装机比重达到57.5%。随着中能建、中电建等盐穴储能及泰安抽水蓄能二期等项目的建设,我市正以坚定的步伐,向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迈进。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要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泰安加快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展望未来,泰安将加快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步伐,做大做强“泰山锂谷”,布局发展微电网,加快推进石横特钢源网荷储一体化、泰开高压公司光储直柔系统等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推动绿电就地转化,实现能源转型。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必然要求。集信息科技应用、智能卫星研发制造、航天科普于一体的空天信息科技产业园2023年竣工运营,成功发射国内首颗区块链卫星“泰安号”,实现了泰安卫星“零的突破”;北京航天驭星商业卫星测运控中心及航天云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商业卫星测运控中心及航天云,项目投产后预计5年累计可实现营收约43.12亿元,可带动上下游不少于10家规模以上卫星应用企业入驻;今年4月,东方空间运载火箭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这是我市在航天产业领域签约落地的又一个重点项目,将进一步丰富我市航天产业链条……我市积极布局未来产业,狠抓产业未来,提前谋划设计“长周期、大赛道”产业、前沿引领型产业,加快推进制造模式、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深层次变革,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积聚澎湃动能。

未来产业的发展正受到各方广泛关注,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都在积极前瞻布局。山东省确定的34个未来产业,泰安具有一定基础。比如,我市在新型储能方面有肥城盐穴储能,在区块链方面有浪潮软件,在元宇宙方面有东艺数科,在合成生物方面有润德生物,在脑机接口方面有海天智能,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方面有国泰大成和泰山玻纤,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有“泰山锂谷”等。

当前,未来产业处于萌芽期,需要精心呵护。为此,我市正积极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尽快制定相关方案及招商图谱,出台扶持政策,下好先手棋,抢占新赛道。我市对具备基础优势的产业,建立高端项目和资源导入机制,谋划建设好未来产业加速园;探索“财政+基金”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对优质项目用好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促使其尽快成长壮大。

实干铸就基石,奋斗成就梦想。泰安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工作要求,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持之以恒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构建具有泰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谱写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新篇章。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