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19日讯(记者 崔东旭)“为推动‘一章式’改革顺利落地,我们上线了‘智慧公章’系统。以办理残疾证加盖便民中心公章为例,‘助残一件事’窗口人员先登录工作台界面,点击用印申请后输入残疾证办理,将材料送递便民中心主任审批,通过后在工作台点击‘物理用印’进入盖章码界面,再根据步骤启动印章就可以盖章了。”近日,在新泰市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一章式”改革现场推进会上,楼德镇经管站负责人王娟介绍着“智慧公章”系统的智慧便捷。
引入“智慧公章”系统后,镇、村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机小程序进行用章申请、审批、核验、盖章全过程线上自助办理,省略了以往盖章去村委领表、找村党支部书记签字、再到便民服务中心盖章的烦琐过程,也避免了因村党支部书记外出导致群众盖章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同时,“智慧公章”系统可实现盖章文件全过程追溯、文件内容全文档存储,在提高盖章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公章的使用安全性。
据了解,2023年8月,新泰市印发了《关于开展相对整合实施乡镇街道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试点的指导意见》,率先在楼德镇、宫里镇开展了“一枚印章管审批”试点工作,通过向基层放权赋能、重塑业务流程等举措,全面推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一章式”改革。改革后,整体审批服务提速最高超过68%,群众办事需提交材料压减30%以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前为村民代交申报材料,需要找多个部门盖章,有时候找不到人还得再跑一趟。现在不管涉及哪个部门的业务,一个窗口一次就能全办完,比原先快多了,非常方便。”谈及“一章式”改革,宫里镇东柳村会计李剑高兴地说。
实施“一章式”改革以来,宫里镇聚焦力度、温度和速度,倾力打造“进一门、到一窗、盖一章、办所有事”政务服务新模式,不断擦亮“和融宫里、贴心为民”便民服务特色品牌;在优化队伍、提升服务上下功夫,选拔16名年轻骨干人员充实到中心工作,落实AB岗工作制、首问负责制等相关制度,累计开展集中业务培训8次、岗位练兵3次、轮岗实操2次,全面提升窗口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业务平均办理时限缩减1.5个工作日,审批服务效能得到全面提升。
据悉,新泰市计划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所有乡镇(街道)的“一章式”改革任务,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打造便民服务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