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泰安日报 4下一版
《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为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就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开展调研
坚定信心瞄准目标谋发展 精准措施过硬作风抓落实
绮佳食品“上天出海”
师恩不必“宴”谢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4年6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师恩不必“宴”谢

 

□岱岩

随着中考高考结束,一些“升学宴”“谢师宴”开始升温,有些商家借机推波助澜。“谢师宴”吃请歪风似乎“卷土重来”。

新泰市教育和体育局对此发布纪律提醒,严禁教职员工违规参加学生及家长操办的“升学宴”“谢师宴”及类似庆祝活动,“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对典型问题公开通报曝光。”这一提醒十分必要。

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一种社会风俗,当下社会生活中不少人喜欢仪式感,我们相信,“升学宴”“谢师宴”的出发点是好的。孩子升学,邀约亲朋好友聚会庆贺一番,无可厚非,学生和家长感谢老师的培养和辛劳,也是人之常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升学宴”“谢师宴”出现了奢侈化、功利化的倾向,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味。“我不请人家请”“人家请的标准比我高”,原本是自愿感恩的选择,现在却让家长犯了难;“学生那么多,不能这个去那个不去”,老师面对扎堆涌来的宴席疲于应付,也容易陷入有违师德、有害健康之境;更有官员借子女升学机会,设宴敛财,引发腐败现象。而且,升学并不意味着求学生涯结束,如果“升学宴”“谢师宴”一味好攀比、求面子,让孩子沾染庸俗之风、市侩之气,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当“升学宴”“谢师宴”被笼罩上物质化和庸俗化的味道,已完全背离了初衷。

严刹“升学宴”“谢师宴”歪风并不是不让学生和家长感谢老师,感恩老师作为一种淳朴的情感,未必一定要以宴请的方式来表达,更不必用金钱来物化。师恩情深,在于真挚纯洁,染上铜臭味,反而会忽略了甚至污化了感恩的含义。一个饱含深情的鞠躬,一次师生间的谈心,一封感恩的书信或电子信件,比一次喧嚣夸张的“谢师宴”更有情意。感恩并不是一种形式,更不在于一时一地,成长为对国对家的有用之才,才是知恩图报的最好结果。

师恩何必“宴”谢?情谊岂在酒肉?莫让吃请歪风抬头,让“谢师”之情回归本真。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