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评论员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大至一个国家的强盛,小到一个地区的发展,总是以文化繁荣兴盛为支撑。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述“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发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强音。这次视察山东,总书记着重指出,山东要“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作为”。总书记对山东文化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既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又有新任务、新要求,明确了新时代山东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我们一定要联系起来学习、统筹起来把握、贯通起来落实,担当使命、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坚决扛起文化大省责任担当,在文化传承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多贡献。
文化大省,大就要有大的境界、大的格局、大的担当。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山东力量,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政治责任,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历史责任,也是立足文化强省建设、推动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时代责任。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勇担使命任务、积极主动作为,文化“两创”起势成势,主流舆论巩固壮大,文明水平不断提升,文化产业活力迸发,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从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高端国际交流活动,到实施全球“汉籍合璧”“山东文脉”工程,从打造“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到推动“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在文明交流互鉴、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实践证明,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是我们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创造的“金钥匙”。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行,深耕人文沃土,我们就一定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山东力量。
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奋进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齐鲁文化是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具体体现,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