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丽宁
近日,50余名泰安市小记者团的小记者走进市疾控中心,开启了一场以“探寻生命科学、争当健康小达人”为主题的学习之旅。
当各种晦涩难懂的知识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活”起来,当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小记者对生命科学的探索欲在心中不断迸发,他们也在活动中收获满满。
认识病媒生物及防制
“为什么我们被蚊子咬了后会很痒?”“蚊子也会有不同的种类吗?”“最大的细菌有多大?”带着一系列疑问,小记者跟随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走进病媒生物防制实验室。“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主要包含老鼠、蚊子、苍蝇、蟑螂四类生物……”在实验室里,工作人员一边向小记者介绍病媒生物的危害、生长环境特点和防制方法,一边带领他们查看病媒生物标本。
“今天我才知道苍蝇有不同的颜色、蚊子有不同的种类,不同种类的蚊子传播的疾病也不一样。我会把这些知识讲给我的家人、同学,也会提醒大家平时多注意个人卫生。”泰安市小记者团小记者李书席说。
进行有趣的科学实验
在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结合实验器材,向小记者详细介绍了引起常见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以及什么是基因测序、“疾控福尔摩斯”如何利用科技手段锁定传染病“元凶”等知识。理化检测科负责人则向大家介绍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水和环境中有害因子的检测工作。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的盐里加了碘,有的没有加碘吗?”活动中,工作人员带领小记者化身“小科学家”,进行了“碘的变色实验”,提高了大家对科学补碘的认识。
实验中,一个个神奇的变化和反应引得小记者惊叹连连。“这样的实验太有趣了。以后我要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原理。”小记者牛一帆说。
争当“健康小卫士”
在泰安市疾控中心科普大讲堂里,疾控科普专家通过模型演示、知识问答等方式,深入浅出地为小记者讲解了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成因、高度近视的危害以及小学阶段如何有效防控等内容。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简单、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活动中,疾控科普专家带领小记者进行了“脏手印”小实验,让大家观看了细菌培养科普视频,认识五颜六色的微生物世界。紧接着,传染病防制科工作人员为小记者演示了“七步洗手法”,强调了“认真洗手”对有效去除双手病原微生物、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的重要性。
疾控科普专家还为小记者科普了烟草带来的危害。最后,小记者们共同发出了“我是健康小卫士 我为健康泰安代言”的倡议。
本次活动由泰安市小记者团与泰安市疾控中心联合举办,旨在让小记者们在实践中强意识、长知识、学本领,倡导“健康素养、科学素养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