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枪口与被涂物面的距离称为枪距,枪距以30cm至40cm为宜。枪距过小,喷涂容易出现涂层不均匀现象;枪距过大,涂料易散失,喷涂达不到厚度要求……”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教师张德恒边操作边讲解,学生兴致高昂地观看室内腻子涂料作业机器人按照规划路径自动行驶并完成喷涂和打磨作业,收获颇丰。5月14日,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召开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暨职业技能竞赛月活动启动工作会议,各系部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教育活动,充分展示学院职业教育办学成果和特色。
近年来,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坚定作为市属高校精准服务泰安产业发展的办学方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持续推进“固本强基、重点突破、品牌(试点)引领”战略,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努力将学院打造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具有“泰山”特色的优质高职院校,为泰安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泰职”力量。
产教交织
匠心培育开新篇
企业需求,拉动人才培养。学院先后与特变电工、东岳集团、泰开集团等46家企业进行密切沟通和配合,成立服务校企战略联盟工作专班,形成了由13个大类、56个专业组成的9个专业群,推动实现校地大融合、大联动、大共享,与地方发展“深度衔接”,打造出职业教育“泰职”品牌。
订单培养,纾解企业难题。2023年9月,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泰山汽车产业创新研究院在学院成功落地,为泰安市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指导、政策建议及技术服务,开创了人员互通、信息互享、资源共建、人才共培、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形成产教融合示范高地。
主动求变,拓宽发展前景。学院先后增设绿色低碳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光伏工程技术等12个新兴专业,形成了以高端制造、数字新材料类专业为重点,以财经类专业为精品,以农文旅类专业为特色的“重工精商特农”专业发展新格局,各专业协同联动助力泰安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学院构建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新机制。
党旗映照
铸魂育人显担当
党旗领航,强化政治引领。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党建引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先后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山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山东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泰安市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先进集体”,并多次获得泰安市“五星级”党组织称号。学院不断强化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提升教师党支部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立德树人和教学科研“双融合”,持续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
红色基因,融入教育全程。学院生物技术工程系党总支扎实有效做好“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工作,全面构建“党建引领、四联驱动”的三全育人体系,深入推进新农科“课程思政”改革,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大力拓展技能比赛和社会服务等育人平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创了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党建创新,激发组织活力。学院开展“党建联盟聚合力·校地共建促发展”活动,助力化马湾乡全域旅游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模式,结合当地特色资源,探索出符合定点乡村农业生产与康养旅游协同发展的创新之路,为乡村旅游注入新鲜活力,开拓了乡村产业发展之路。
学院锚定泰山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总目标,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依法治校、校城融合、内涵发展、改革创新等8个方面开新局。在党建引领下,学院推动教育管理功能真正落实、提质增效,有效激发了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增强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赛场锤炼
技能成才新征途
强化机制,赋能人才培养。学院以培养更多服务泰安产业经济发展的优秀技能人才为导向,依据“学院统筹、系部管理、梯队训练、结果导向”管理运行机制、“项目管理、导师负责、长期训练、赛前集训”的训练方式和“优先保障、年度预算、适度追加”的保障机制,推进大赛融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融入课堂教学、课程开发和实训教学,倡导“教、赛、学、做”融合,不断引领学生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金奖加冕,技能征服世界。2023年9月16日,学院选派的参赛代表队一路高歌前行,站在了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金砖国家未来技能挑战赛)农业物联网赛项南非赛区国际总决赛的舞台上,他们将物联网、智能控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现代农业,围绕智慧育种、农情信息智能感知与诊断、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棚种植等应用领域开发出新系统,得到中外专家的高度认可,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金奖,在国际赛场上展现了中国当代青年的时代风采,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喜报频传,彰显“泰职”风貌。学院坚持以国家发展理念为指导,鼓励和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各种级别的技能大赛,同时,积极承办各种大型赛事,不仅为广大青年技能人才切磋技艺、交流技能搭建了展示平台,也为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不拘一格培养与选拔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有效手段,对促进学院青年学生技能人才素质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仅2023年,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在省级及以上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319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5项、省赛一等奖46项,教师在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等大赛中获奖52项。学院办学质量、人才培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实现办学新突破。
学院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充分展示了师生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一步促进了学院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加快了双师型队伍建设,推动构建起产教融合、校企融合育人新模式,为促进学院专业人才培养和内涵建设及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校城携手
绘制发展新蓝图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不再局限于象牙塔内,而是主动拥抱城市发展的浪潮,致力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
强化意识,抓牢党建引领。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学院将继续以“党建引领、能力提升、校地共建,融入乡村振兴”为目的,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探索校地党建联盟新模式,推动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文旅兴农取得新成效;聚焦党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和工作覆盖,切实增强各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扎实成效为建设具有“泰山”特色的高水平高职院校提供坚强保证。
勇于担当,履行理事职责。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积极履行全国半导体显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新型电力系统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轴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建筑低碳能源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理事单位职责,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价值链有效贯通融合,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创新人才。
主动作为,提升赛事效能。学院将立足实际,鼓励师生通过参与各级各类比赛,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对标大赛、对标产业、对标企业,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全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认同感,更好激发广大师生热爱技能、提升技能的荣誉感、成就感,积极为泰安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泰职”人才力量。
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深化内涵建设,以专业链建设助推产业链发展,主动服务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黄河国家战略,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具有“泰山”特色的“泰职”方案。
智慧在这里碰撞、资源在这里共享、梦想在这里启航,每一项创新、每一分努力都在为泰城的明天增添新的可能。我们期待,更多璀璨的成果在这片热土上绽放,共同书写城市与教育共生共荣的新篇章。
□李伟 陈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