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政法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公安局岱岳区分局高铁派出所全力打好辖区“治安战役”
提高司法鉴定质量和公信力
推动公证业务发展向纵深融合
我市法律援助案例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十佳法律援助案例”
肥城市人民法院助讨“民薪”守护民心
提升警察业务技能 促进罪犯行为规范养成
违法倾倒养殖废弃物4900吨9人构成污染环境罪获刑
清理违规电动自行车274辆
“法治班主任”进校园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5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肥城市人民法院助讨“民薪”守护民心

 

本报5月27日讯(记者 董文一 通讯员 赵连勤 鲍梅梅)近日,肥城法院妥善化解一起涉26名农民工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成功维护了26名农民工的薪资权益。

2023年2月,原告王某某、李某某、吴某某等26人与被告山东某某建设有限公司签订《劳动用工协议书》,约定26名原告由被告山东某某建设有限公司派遣到被告河北省某某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负责承包唐山某某化工有限公司苯加氢改造项目,26名原告同时与两被告签订了《工资发放承诺书》三方协议,承诺26名原告的工资统一由河北省某某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代为发放到原告本人。项目结束后,被告河北省某某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以下简称“被告”)未如期履行工资发放义务,原告多次索要无果,遂诉至法院。

立案后,在庭前会议阶段,被告对26名原告提供的证据不予认可,致使26名农民工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根据案件实情,承办法官多次组织原告、被告面对面沟通,释法明理、将心比心,展开了一场融合“情与法、法与理”的深度调解。同时,由于原告人数较多,为防止出现虚假诉讼情形,法官助理鲍梅梅与26名原告逐一联系、核实情况,征求调解意见、确定调解数额,并组织原告、被告当庭对账、一一核定。最终26名原告的诉讼代表人及代理人与被告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目前,该案标的额已全部履行到位,26名农民工如期拿到自己的“血汗钱”。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