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孟宪刚
近年来,东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整治与整合并重、监管与保障并行,全面加强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引领和带动传统矿业转型升级,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齐头并进。现如今,一幅“绿水青山相映美、金山银山幸福长”的生态画卷已徐徐展开。
强化高位推进,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东平县是矿产资源大县,现有持证矿山16个,其中露天矿山11个、地下铁矿5个,矿产资源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东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强力开展了山石盗采专项整治、26家涉石再生资源企业综合整治等系列行动,制定了《东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东平县矿山管理办法(试行)》等,持续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始终保持严管重罚高压态势;全面优化保护开发利用布局,细化明确部门单位、乡镇(街道)职责任务,着力构建起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聚焦重点领域,建立“齐发力、共受益”的运营体系。结合东平县山石矿山企业数量多、股东多、涉及利益矛盾复杂的现状特点,东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把山石领域作为矿产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根据不同企业的现状特点,研究制定“一矿一策”整合计划,综合采取兼并收购、合作入股、引进大型国有企业的方式,推进企业协商、股东商谈,签订整合协议,将26处矿区、58家加工企业(生产线)整合为11条生产线,实现了“一山一矿、一矿一证、一证一线”,彻底改变了粗放无序的开采局面。
坚持从严从细,建立“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体系。东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完善“人防”机制,每季度对16家矿山企业开展拉网式督导,当场下达问题清单,规定整改标准和时限,确保闭环监管;用好“技防”手段,对地下铁矿进行井下激光三维扫描,每年利用无人机对露天矿山开采现状进行4次航拍三维监测,打造“天网工程”视频监控系统,确保矿产资源开采情况实时掌握、精准管控;形成“联防”合力,组建由公安、综合执法、交通等15个部门参与的“生态110”联合巡查执法大队,建立办公联合、风险联控、问题联治、执法联动、案件联查、宣传联勤的“六联”工作机制,确保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现、迅速核实、快速查处。近两年,部门办理涉矿案件83件,打击处理105人,2023年全县涉矿案件同比下降78%。
东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监管,促进矿产资源实现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循环利用、绿色生态,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