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0日讯(记者 李皓若)视频通话、语音聊天在很多人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场景,但对于听障人士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近日,泰安市聋人协会组织听障人士走进华为智能生活馆,体验手机、手表等智能设备的无障碍功能,助力听障人士拥抱数字化时代。
“‘小艺通话’可以将声音变成文字,从而弥补听力短板,帮助听障人士接打电话。”华为无障碍项目工作人员曹丽娜介绍并演示了智能手机无障碍通话操作流程。
“小艺通话”实现语音与文本实时互转。利用此功能,听障人士可自如接打电话。据介绍,除“小艺通话”外,AI字幕对听障人士也是一项极为贴心的功能。它可以将语音转换成字幕,帮助听障人士轻松对话。此外AI字幕功能还可以应用于视频播放,让听障人士观看视频时不再受听力限制。
体验了无障碍通话功能后,听障人士赵继权告诉记者,以前他从来不打电话,只用短信或微信进行文字沟通,现在有了这个功能,以后就可以打电话了。同时,他还为AI字幕功能点赞,他表示,这项功能可以将媒体声音直接转换为文字,这样一来,观看无字幕视频就没了障碍。
让听障人士宋金平感触最深的则是智能门锁的无障碍功能。他表示,对听障人士来说,如果有人来访,需要提前沟通时间,到时开门。安装了智能门锁,访客按下门铃,主人手机上就会收到来访信息及摄像头拍到的门外画面,既方便又安全。
“手语翻译志愿者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科技带来的便捷功能可以帮助听障人士打开多彩世界,享受美好数字生活。”山东省聋人协会副主席、泰安市残联副主席许鹏说。
近年来,我市共投入资金1052万元,为全市4526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智能化家庭无障碍改造,利用智能家居、数字AI、自动化设备等科技产品,切实解决残疾人出行难、社交难等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