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16日讯(记者 张昊)5月14日,全国灌区现代化建设新技术培训暨团体标准宣贯会在我市召开。
会议期间,行业内知名专家、部分灌区管理单位及相关企业专业人员就灌区现代化建设相关的新技术进行了专题授课,多家企业在现场展示了灌区现代化新技术和新产品。会后,与会人员到国家水资源计量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进行了参观学习。
“泰安地处山东中部,因泰山而得名,寓‘国泰民安’之意,先后荣获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等称号,境内的东平湖是全省第二大淡水湖,大汶河横贯东西,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不仅孕育了举世闻名的大汶口文化,也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市水利局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2023年以来,市水利局先后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5个,总投资4.79亿元,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6万公顷;新建中型灌区项目1个,设计灌溉面积6700公顷,项目总投资5.8亿元,农业灌区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中的“压舱石”作用持续巩固。
市水利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与各界的沟通交流,悉心学习先进经验,大力推广创新成果,持续提升泰安市灌区现代化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