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16日讯(记者 冀超 通讯员 孙娟)14日至15日,全国水土保持监测设备计量技术研讨会在泰安召开,各流域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土保持监测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14日上午,与会代表现场考察了泰安市徂徕山水土保持综合观测站、新泰市泰山百合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研讨会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山东省水文计量检定中心有关专家开展讲座,山东、河北、吉林等6省作典型发言,与会代表围绕水土保持监测设备计量技术开展交流讨论,中科院水保所等33个单位作交流发言。
此次活动促进了与会代表加深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与学习平台,为各地水土保持计量工作带来了有益启发和帮助,对水土保持设备计量技术提升有重要指导意义。
近年来,我市紧抓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聚焦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全程监管、治理建设等全周期任务,全局谋划、系统推进,先后建成泰山桃花峪等40余条“四型”小流域,成功创建9个省级水系绿化样板,1个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肥城市、新泰市、泰山区3个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新泰泰山百合园、泰山区安家庄2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黄河东平湖蓄滞洪区防洪工程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徂徕山水土保持综合观测站成为全省首个现代化、智能化的综合性小流域自然坡面径流水保观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