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毕凤玲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山东省数字化车间、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单位……2020年投产以来,华能(泰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多项荣誉。
“公司成立以来,立足市场化管理模式,确立以光棒、光纤、光缆新兴制造为主营业务方向,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第一生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华能(泰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党总支委员、总工程师郭浩林说。
●提升科创能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要素,目前,5G通信和工业信息通信都依靠光纤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光纤作为数据高速公路的路基,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日前,记者走进华能(泰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纤预制棒车间,看到智能化机器不停地运转,光纤预制棒在不同的设备上旋转沉积。
在一般人看来,光纤预制棒就是一根粗大、透明的玻璃棒。据了解,光纤预制棒以四氯化硅、高纯四氯化锗等为原料,通过在氢气、氧气火焰中进行水解和氧化反应制成。光纤产业链分为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三大环节,光纤预制棒拉丝制成光纤,光纤通过加工制成光缆,而关键核心技术基本都集中在光纤预制棒的制造工艺中。
华能(泰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央企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2019年,拥有年产光纤预制棒300吨、光纤1000万芯公里、光缆600万芯公里的制造能力,投资建设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制造项目是山东省央企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签约项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2019年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
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郭浩林介绍,目前,公司已完成科技项目14项,拥有在研科技项目3项,2个项目获评山东省科技创新项目。公司完成了G.657.A1、G.657.A2弯曲不敏感光纤和200微米小尺寸光纤的新产品工艺技术研发,并在光纤、光纤预制棒制造工艺上取得多项技术突破,提高了公司整体制造水平。公司目前拥有发明授权专利22项、实用新型授权专利53项。
●推动绿色发展,加强新能源建设
华能(泰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继承华能集团的“三色”(红色、绿色、蓝色)文化,并将其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绿色”是和谐之色,寓意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建设“绿色”公司,表明了该公司崇尚科学、尊重人才、注重科技、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念和科学态度。
“在研究和推进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实行了数字化发展和绿色化发展并重的举措。”郭浩林说,一方面,公司注重推进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积极推进整个生产链的工艺智能控制、生产过程的大数据采集和质量监控分析、安全生产的智能化监控,并将其作为公司推进科技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公司切实加强生产环节的能源和环境管理,通过推进能源AI系统管理、设备升级、余热回收、稀有气体回收提纯再利用、零排放等技术改造实施,实现绿色低碳制造。
郭浩林介绍,在推动绿色发展的同时,公司还将布局光电混合缆领域,开发新型光电混合缆项目,致力于新能源光电网络建设,为国家和集团公司新能源建设提供助力。
●抢抓产业变革机遇,以创新为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
郭浩林表示,5G/5G-A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催生各种新应用不断涌现,会为工业生产和物流管理等领域带来巨大变革;未来,6G技术还将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体验,仅具备光通信属性的承载网络已不能满足应用需求,通信、感知与算力等多系统的深度融合成为发展新趋势。
“公司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资源,与北京、武汉等地研究中心密切合作,锁定5G高端市场,推进G.654.E超低损耗光纤研发及空心光纤、多芯光纤等特纤及配套特缆的开发。”郭浩林说,公司紧跟华能集团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在风电、光伏、电力等领域进行产业布局,研发生产电力特种光纤、电力光缆、光电复合缆等能满足清洁能源项目需求的系列产品。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是创新。当谈及公司未来发展规划时,郭浩林表示,公司将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数字化和绿色化为抓手,加大创新力度,培育新质生产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致力打造引领国内光纤行业发展的示范样板和中国北方最大光通信行业研发生产基地,为泰安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